13年前,在抗擊甲流的“戰場”上,她說:“不拋棄不放棄,只要患者還有口氣,我們就為他拼到底!”兩年前,千里馳援武漢,深入重癥病區,她說:“我們不僅要凱旋,而且一個都不能少!”
(資料圖片)
如今,率全院內科醫生晝夜救治患者,組建內科陽性病房,她說:“只要我能上,我就在一線,堅決不退縮!”
12月19日,記者采訪了被許多抗疫一線醫生稱為“定海神針”的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內科主任兼呼吸內科主任趙立教授。
“救火隊長”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職業的敏感,讓我在一個月前就意識到‘戰斗’要打響,并開始積極進行準備。”趙立說。
作為遼寧省呼吸專科學術帶頭人,經她成功挽救的患者包括甲流高危產婦、肺栓塞心臟驟停1小時20分鐘的患者、感染性休克的102歲老人等極危重患者。2020年初,趙立率隊赴武漢連續奮戰2個月,搶救重癥及危重癥患者200余人,創造零死亡的生命奇跡。
在醫院里,趙立就像個“救火隊長”,不停地從內科系統向各個科室派人,支援救治新冠病毒感染者。“醫生也是人,也會發生感染,也會因此造成人手緊張。即便在這時候,我們仍舊盡全力保護我們的患者,在病房緊張的情況下,把陽性患者和陰性患者分開,避免交叉感染。在陽性患者中,因為腦卒中、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各種疾病入院治療的,我們也會時刻關注這些高危患者。”
幾天前,盛京醫院經過統籌調配,成立內科陽性病房,逐漸收治陽性患者。毫無意外,趙立再一次沖在一線,全面負責陽性病房工作。“患有各種基礎疾病的陽性患者,特別是重癥患者會集中收治到這里,壓力不小。”趙立說。
只要還能干,咱就都上“戰場”
在線上動員會議上,面對500余名醫護人員、規培學員,甚至是保潔和保安,趙立深情地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醫院就是戰場,每個人都是戰士。患者需要我們,只要能上班,就不要退縮;只要還能干,咱就都上‘戰場’。”
為了讓大家盡量避免感染,趙立為所有人進行感染控制培訓。“戴口罩,隨時隨地手消毒,哪怕面對的患者、同事的核酸、抗原都是陰性,也要進行預防,甚至當作潛在陽性去預防。保護好自己,就是保護好醫院的力量。”趙立說。
在采訪中,趙立的電話不斷。“我是今天凌晨到家,因為還有工作和電話,直到凌晨2點才睡下。早上天不亮就往單位趕,7點多已經到崗。”趙立坦言,“我已經不知道一天要接多少個電話,一上午手機就打沒電了,都是急事兒。我們醫院的急診有壓力,發熱門診也有壓力,我要不停調整內科人員進行支援。如今,我們內科陽性病房成立了,就會將這些壓力部分釋放到我這里,我們有信心讓更多的市民獲得救治。”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
主任記者 尚志文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