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通知,自今年起,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及有關單位將大力推行“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職業技能培訓供給能力,實現職業技能培訓過程可記錄、可查詢、可追溯。
通知要求,著眼我省重點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發展,加大新就業形態和當地特色產業培訓課程供給力度,注重專業設置與行業相對接、課程設置與職業技能標準或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相對接、教學內容與崗位要求相對接的需要。注重“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與公共就業服務和人力資源市場信息銜接,建立線上培訓平臺、課程資源、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等目錄清單,課程資源逐步涵蓋我省緊缺急需及社會通用職業(工種)。
大力推行線上線下結合的培訓方式,分類組織實施。知識技能型職業可開展全線上培訓;實操技能型職業可實行線上學習線下實訓融合模式開展培訓,其中理論知識、職業道德規范、通用職業素質、就業指導、工匠精神、質量意識、勞動者法律意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安全消防環保和健康衛生、疫病防控以及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內容,以及仿真模擬或技能視頻演示等以線上培訓為主。知識技能型職業以外的線上培訓課時不超過總課時的50%,線上培訓每課時為45分鐘。
凡符合現有政策規定的職業培訓補貼對象或培訓機構,線上培訓必須在遼寧省“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平臺和資源推薦目錄內選擇,方可按規定享受培訓補貼。對通過線上培訓完成全部理論知識學習,線下完成全部實操課時培訓,且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培訓合格證書),補貼標準、資金來源按照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配套政策執行。
(遼寧日報 記者徐鐵英)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