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2月12日凌晨1:20分,還在睡夢中的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醫生吳珺被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驚醒,電話那頭急診科祝振忠顯得十分著急:“吳主任,您快到醫院來看看,剛剛收治一位3歲幼童高熱驚厥,自測新冠抗原陽性……”。新冠病毒感染激發的熱性驚厥,吳珺心中已經有了初步判斷。她立刻告知當日急診科值班醫生程潔,給孩子靜推地西泮止驚,隨后立刻打車前往醫院。
救治生命有速詮釋醫者擔當
吳珺以最快的速度來到患兒身邊,她了解到這是一個以“發熱5小時,抽搐20分鐘”為主訴來就診的孩子,在家自測新冠抗原陽性。急診初步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熱性驚厥。隨即對孩子開展了一系列急救工作,但患兒經過常規鎮靜治療后,仍有不自主眨眼、意識障礙、血壓升高、心率增快、血氧飽和度下降等表現,吳珺立刻判斷這個孩子為復雜型熱性驚厥、驚厥持續狀態。換用鎮靜藥物,加用降顱壓、靜點退熱藥物,急診科趙艷紅、張靜、張燕燕等護士們手腳麻利地配合吳主任給孩子扎針、抽血、輸液、灌腸等治療,雖然她們是第一次搭檔,但是她們的訓練有素,分工協作,有條不紊的救治,最終讓患兒的驚厥逐漸緩解,意識逐漸恢復。
留觀期間吳珺一次次來到患兒身邊,查看患兒病情,仔細進行神經系統查體。孩子的父母親非常感動,嘴里不斷的說著:“吳主任,辛苦您了!”
疫無情人有情 危急救助暖人心
因為患兒病情危重,吳珺建議將孩子轉入北京兒童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結合當前疫情形勢,經醫務處處長陳新多方協調并結合患兒生命安全考慮,當下最便捷高效的轉運方式是采取自帶便攜式氧氣罐乘坐私家車的自駕前往兒童醫院的方式。急診科護理組帶班組長于婷快速反應,不僅拿來了便攜式氧氣罐,還細心地拿來了脈搏血氧飽和度儀,耐心講解使用方式,讓家長一起帶著路上監測。早上七點左右,孩子的病情已經有了明顯好轉,生命體征漸趨穩定,考慮到患兒意識沒有完全恢復正常,為了患兒的生命安全,雖然經歷了一夜的搶救,身心疲憊,吳珺還是沒有絲毫的遲疑,一同隨著前往將孩子護送到北京兒童醫院后,才安心地回到自己的崗位繼續工作。中午十一點,吳珺打電話給孩子媽媽隨訪病情,得知孩子已經清醒,可以和她們正常交流了。家長對吳珺及北京大學首鋼醫院整個急救團隊表示衷心的感謝!此次患兒能夠得以成功施救,不僅體現了醫院醫護人員較強的應急能力及專業的技術水平,更凸顯了石景山醫護人員勇于擔當,堅守醫者初心和使命,視患者生命高于一切,無畏飛赴,無畏風險,用醫者大愛守護百姓的生命與健康。
驚厥小知識
驚厥,是兒科最常見的急癥之一,多表現不可控制的抽搐或肌張力改變,可以是部分身體(局灶性),也可以是全身性的(全面性)。其中,熱型驚厥是嬰幼兒期最常見的驚厥原因,那么孩子驚厥時怎么辦?
家長最重要的是要防止發作帶來的意外傷害,將孩子放在平坦不易受傷的平地或者床上,保持頭向一側偏斜,以利于口腔內容物流出,不要向口腔內塞入任何物品;也不要過度用力按壓病人,以免造成骨折;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沒有證據表明按壓人中可以縮短發作時間,而且90%以上的發作可以在5分鐘內自發緩解,如果過度按壓導致人中處皮膚破損還容易繼發腦膜炎。如果既往曾有熱性驚厥持續狀態或者本次發作已經超過3分鐘仍不緩解,應該盡快就近就醫。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