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北京軌道交通昌平線南延公共空間藝術品方案在市規自委網站公示。本次公示包含薊門橋站、西土城站、學院橋站、六道口站、學知園站、清河小營橋站、朱房北站7個地鐵站點的15幅(組)作品,線路概念主題定為“大學之道”。
昌平線南延線路北起西二旗站,南至薊門橋站,與12號線換乘,全長12.6公里,共有車站8座,其中換乘站5座。公示方案顯示,由于該線路屬科教文化線,線路概念對應文化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周邊輻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等高校,因此,該線路為表現校園活力,將主題定義為“大學之道”。
薊門煙樹是燕京八景之一。在線路最南端的薊門橋站,車站藝術品圍繞“煙樹長寧”的題目展開設計。站廳墻面用長虹玻璃過濾光線明暗,將青山遠黛、蔭郁樹木、飛鳥翔空的畫面分層次裝置于封閉空間,制造出一幅煙樹縹緲中、觀遠山飛鳥的抽象畫,突出朦朧美。站廳雙柱間則采用金屬雕刻方式表現樹木與煙云,呈現祥和安寧的一派風光。
西土城站公示了3幅藝術品。其中,站廳墻面的“土城印記”藝術品,采用金屬鍛造和藝術涂料相結合的方式,表現農耕文明、游牧文明、自然景觀的相互交織;樓梯的楣頭墻位置的藝術品描繪了歡快的踏春之行,畫面中蝴蝶追逐著馬兒,使人聯想到“踏花歸去馬蹄香”的典故,同時也表達著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春天;通道天花板上的藝術品通過彩繪的方式在穹頂呈現了廣闊的天空,打造成三維沉浸感的藝術空間,為行人帶來獨特體驗。
學院橋站的4幅藝術品富有青春活力。在站廳墻面,巨大的太陽花彰顯大學生宛如新生朝陽的精神面貌。A通道處的“地質紀元”藝術品采用玻璃馬賽克和大理石雕刻的工藝材質,表現大地的地層如同樹木的年輪,記錄著地球億萬年間所經歷過的風霜。由于與北大醫學部毗鄰,C通道處的藝術品設計主題從“健康”出發,提取活潑的愛心元素,延伸出整個眼睛靈動的造型。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近的D通道處則呈現“夢想空間站”主題,將北航以及其代表的人類對天空與未來不懈追求的理念加以貫通,設計概念體現為聯通宇宙與未來的隧道。
學知園站站廳墻面的一組藝術品以“青春校園”為主題。“在校園生活中,不同的場景承載著我們太多的回憶。從校門到圖書館、從籃球場到自習室、從宿舍到實驗室等等,這里包含學子們豐富的大學生活。”設計說明顯示,方案通過“磚”與“光”的結合,營造大學生活氛圍,“光”的介入也傳達了學子們的人生態度,勾起學子們的回憶。
清河小營橋站的站廳墻面設計同樣聚焦于當代青年,展現“交織的夢想”。兩幅色彩繽紛的畫面分別描繪了校園與城市商務樓宇,代表了青年上學與工作的場景。高反射材質構成的“樹”融入畫面,可以與乘客在行進過程中產生視覺互動,帶來“人在畫中游”的感官體驗。
據悉,該方案公示日期至2023年1月4日。社會公眾如有異議,可登錄市規自委網站進行意見反饋或提出書面意見。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