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二式傘兵步槍_二戰日本傘兵步槍 是什么意思,其實他的意思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二式傘兵步槍_二戰日本傘兵步槍 相關的一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II型傘兵步槍(二戰日本傘兵步槍)
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軍以為憑借著38步槍和刺刀沖鋒,被武士道精神洗腦的戰術,就可以掃天線了。突然發現,美軍火器在日軍面前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火墻。日軍經過一次次的進攻,除了留下山地和平原的遺跡,沒有達到任何戰術目的。這時,日本軍方轉而開始重啟半自動步槍的研發。已經是1944年了。1944年對日本來說是“極其困難的時期”。除了在國內全力發動的“豫湘桂”戰役,在太平洋上簡直就是被美軍打得落花流水。所以,此時半自動步槍的發展已經無法按部就班地制定技術指標,過程就是直接采取“拿來主義”的方法進行仿制。
日本三八步槍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軍大量裝備的現代半自動步槍M1·加蘭面臨。日本人的手動步槍似乎無法應付,而在歐洲戰場上,德國和蘇聯已經在開發他們的半自動步槍(G43和SVT40)。
上美國陸軍M1·加蘭,中蘇svt-36/40下德國G43
為了扭轉這一劣勢,日軍還計劃研發一種能與之抗衡的半自動步槍。但當時陷入中國全面抗戰泥潭,又被美國封鎖嚴重打擊的日本,顯然沒有能力從零開始設計武器,于是關山炮兵學校的研究部開始直接以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繳獲的M1·加蘭為原型仿制。
論美軍加蘭和日軍四種類型
日本人把仿制的任務交給了海軍橫須賀工廠。當時正好是日本所謂的神武2604年,所以新仿制的半自動步槍被命名為“四式半自動步槍”。這種槍的主要結構與M1加蘭步槍相同,但它經過了所謂日本特色的改進。比如使用的子彈改為7.7×58mm 99步 *** ,子彈容量增加到10發,由10發的固定彈匣供應。此外,考慮到日本士兵身材矮小,手小,扳機握手比M-1原型機細很多,槍管也縮短了;此外,根據日本人的習慣和生產條件,重新設計了準星形、準星座和外殼形狀。這款全新的半自動步槍長1073mm,槍管長610mm,重4.07kg,子彈初速720m/s,刻度射程240m,更大射程350m。
IV型半自動步槍
就這樣,一個名為四式半自動小矛(也叫五式)的山寨貨出來了。他們的區別最明顯的時候,四式步槍裝的是兩個5發彈夾條,而加蘭步槍用的是8發塊狀彈夾,子彈打完會砰的一聲自動彈出,而日式槍不會。而且它還使用了一種日本切線瞄準器,這種瞄準器在美國并不常見。
2型傘兵步槍
這種步槍是專門為傘兵研制的。因為步槍不能攜帶太長的槍,所以日本傘兵不會向敵人的步槍機槍射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設計師設計了傘兵步槍,可以通過螺栓快速拆卸和組合。傘兵登機時,可以把步槍分成兩段,方便攜帶在電腦上。在跳傘和降落時,它們可以立即組合成一把完整的步槍。不過這種設計對于槍械來說還是有一些設計精度的。
分解狀態下的兩型傘兵步槍
盒子頂部
盒子頂部,有日本皇室的家族紋章——16-8折桌菊。在槍被繳獲之前,日本士兵已經把它銼掉,以防止天皇菊落入敵人手中。菊花圖案下方是“二十”二字。
感謝觀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