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新華社記者胡喆、宋晨
(資料圖)
1月13日凌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托舉我國首顆全電推通信衛星——亞太6E衛星點火升空,隨后將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發射2023年首戰告捷。
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是中型兩級常規液體運載火箭,于1982年9月首次成功發射,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是我國現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服役時間最久的火箭。
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李君介紹,此次發射的衛星重達4.3噸,是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有史以來發射入軌的最重的衛星。
1月13日2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E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劉光輝攝)
為了滿足任務需求,型號團隊專門研制了一體化衛星適配器,將以往各自獨立的整流罩轉接框和過渡支架結構融為一體,并采用多項精細化設計,實現該結構減重20%以上,進一步提升了火箭現有運載能力。
與此同時,本次任務還面臨可用落區位置受限、面積小等不利因素。研制團隊開展了多維度專項攻關,對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40余次歷史飛行數據進行再分析,在此基礎上總結各系統參數變化規律和偏差分布特征,通過多項優化設計縮小火箭殘骸落區范圍,其中一子級殘骸落區范圍縮小60%,整流罩落區范圍縮小80%以上。
1月13日2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E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劉光輝攝)
不僅如此,新技術的應用還顯著提升了火箭姿態穩定性和控制精度,進一步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并可推廣應用于后續任務。今年,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將在西昌、酒泉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多次發射。
本次發射的亞太6E衛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第十三顆通信衛星,依據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亞太星聯衛星有限公司簽署的亞太6E衛星在軌交付合同執行。
亞太6E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制,采用東方紅三號E衛星平臺,通信容量約30Gbps,擬與亞太6C/6D衛星共軌運營,設計壽命15年,起飛重量4300千克,其中衛星重量為2090千克,獨立推進艙為2210千克。亞太6E衛星聚焦東南亞市場,將為該地區提供高性價比的高通量寬帶通信服務。
亞太6E衛星不僅是東方紅系列新一代經濟型全電推商業通信衛星,更是我國首顆全自主實現軌道轉移的衛星。亞太6E衛星的成功發射無論是對提升我國衛星平臺國際競爭力,還是對實現衛星全自主軌道提升和長期在軌自主工作,均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