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今天(28日)從國家發改委在湖南省懷化市召開的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現場會上了解到,國家針對960萬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持續做好后續扶持。目前,在就業幫扶、產業發展、社區治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就業穩中有進,始終保持較高水平。據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監測系統調度,截至2022年底,全國搬遷群眾中有勞動力503.91萬人,其中,475.98萬人實現就業,就業率約94.46%,較2021年上升2.54個百分點。
收入不斷提高,實現連年較快增長。據有關部門監測數據,易地搬遷脫貧人口2021年人均純收入11948元,2022年上升至13615元,遠超全國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在收入結構中,搬遷脫貧人口工資性收入占比接近80%,高于全國脫貧人口工資性收入占比。
社區和諧穩定,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大中型安置點已經實現了“一站式”綜合服務設施、基層黨組織和村(居)民自治組織、駐村(社區)工作隊全覆蓋。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及有關部門將把增加搬遷脫貧群眾收入作為根本要求,把增強搬遷脫貧群眾和安置點內生發展動力作為主攻方向,組織開展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專項行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振興司副司長 丁曉龍:按照分區分類、精準施策的原則,抓緊抓牢抓實就業幫扶、產業發展、社區治理、社會融入、設施提升等工作,將大型搬遷安置區打造成為新型城鎮化的“新名片”,將中小型農村安置點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新標桿”,為推動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如期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