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人員要不斷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傳統拖把、掃把、抹布的‘三板斧’是無法滿足需求的。”廣東一位家政公司的負責人這樣描述市場需求的變化?!按蛑鹋圃律拿?,能做到‘金牌’服務嗎?想找一個具備育嬰、早教證書的更是少之又少?!北本┦泻5韰^的王女士面臨這樣的煩惱。
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聯合發文,將從六個方面實施25項具體措施,推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這其中幾個“升級”的提法引人關注,包括“實施家政服務員技能升級行動”“升級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提升從業人員保障水平”等。此外,還提出通過供需對接,擴大進入行業人員規模,解決短缺問題。
(相關資料圖)
有一組數字值得關注,超過20%,這是家政服務業“十三五”時期營業收入年均的增速;3000萬人,這是我國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的數量。隨著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要求提升、老齡化程度加深、三孩生育政策實施等,這一“朝陽產業”的市場前景更加廣闊。新需求還孕育出多項細分業務,健康照護、育嬰、收納整理、寵物服務等等業務量攀升。
家政服務的需求和供給面臨“雙升級”,但不少人還是會遭遇“找阿姨”靠“拼運氣”的難題。一方面,農村勞動力“出不來、干不好”是突出難點,年輕人從業意愿較低。另一方面,消費者在需要家政服務時還可能“找不到、找不好、留不住”。據人社部報告,家政服務員、保潔員在2022年第四季度“最缺工”100個職業排行中位列前十。
如何破解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一頭從百姓的需求著手,另一頭找到家政服務人員從業的難點,疏通堵點、祛除痛點,才能讓家政服務的脈動暢通起來。
“好用”的服務升級,“提質”要求標準和培訓體系更精細化。行業標準化程度在持續提升,以保潔為例,門窗、地面、電器等分類服務標準達100多項。標準明確了,如何提高服務質量?專業技能的培訓體系建設尤為重要,這當中要了解培訓對象的困難和需求。比如山西呂梁市實行包吃住、包就業、免學費等“三包五免”,已經讓8萬多人接受培訓,打造出“呂梁山護工”品牌。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王淑霞告訴《熱評》,強化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也是今年的重點工作,目前已經在著手制定行業自律公約,積極引導企業開展誠信優質服務。
多元化的需求增長,“擴容”推動大產業鏈布局更加清晰。在全國,已確定32個提質擴容“領跑者”重點城市,提速推進“家政進社區”。一站式便民中心、虛擬養老院一鍵呼叫等服務打開創新思路、格局,讓供需對接更精準。到2025年,全國將基本實現社區家政服務能力全覆蓋。
讓就業質量更高,還需要提升人員保障水平。要解決服務人員的后顧之憂,研究推進平臺靈活就業人員的權益保障,著力提升他們的職業獲得感和歸屬感,才能吸引更多人進入這個行業。
家政行業連接千家萬戶,既是容納就業的蓄水池,也是撫小養老的陽光房。家務“小事”關系到大民生,要在提質擴容中體現溫度和用心,讓家政服務業真正成為愛心工程。
(文丨陶郎)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