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11日,以“開源賦能,普惠未來”為主題的2023開放原子全球開源峰會開幕式暨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作《當前熱點話題下對開源發展的三點認識》主旨報告。梅宏認為,IT生態必然是開源和閉源的交織,軟件供應鏈全球化至少在基礎軟件領域開源不可逆,大模型和生成式AI的發展將大幅度提升開源開發質量與效率。未來,應大力弘揚開源精神,把握開放、共享、協同、生態的開源本質;鼓勵奉獻,尊重市場,探索開源商業模式;推進構建面向全球的開源生態治理體系,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角來促進全球化開源生態;探索LLM/AIGC在開源軟件開發中的應用,構建面向開源軟件開發的ACI系統,在維護開發者群體多樣性和持續創造性前提下,有效提升開發效率和質量。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懷民作《群智范式:軟件開發范式的新變革》主旨報告。他認為,開源已成為科技領域創新的重要模式,通過自組織的社區群體,鼓勵人們以興趣為導向進行軟件創作,以群智激發的多樣性推動創新,適應網絡計算時代的不確定。應探索融合工程范式與開源范式的群智軟件開發新范式,形成有為政府、有效市場和有機社會的強大合力,共同打造我國新型開源基礎設施底座,探索學術共同體開源發展新模式,共同構建充滿活力的開源創新生態。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理事長孫文龍在開幕式上作了題為《開放原子 聚善為源》的主旨報告。他表示,基金會作為我國首家開源基金會,始終秉承“科技、公益、普惠”理念,推動開源生態快速發展。成立三年來,32個開源項目通過技術監督委員會(TOC)的技術準入,覆蓋操作系統、存儲、安全、中間件、云原生、超算、人工智能、區塊鏈、開源硬件、工業軟件、瀏覽器內核、字庫標準等12個重點領域,為“存、防、云、算”和“芯、軟、硬、端”的共生打下基礎。連續推出“校源行”“源譯識”“源規律”“心寄源”等公益項目,以“雙一流”院校及33所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為起點,與100所院校簽約,在50所以上高校成立開源社團,開展開源助學金、開源課程等資助,編制開源課程數量超100學時,培育開源大使200多名。
開幕式暨高峰論壇上,Atomgit代碼協作平臺測試上線,該平臺由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聯合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北京創新樂知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共同建設。
本次峰會由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承辦。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關專家學者,國內外開源骨干企業、社會組織負責人及眾多開源開發者、愛好者參加峰會。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