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全社會節水意識不強、用水粗放、浪費嚴重,水資源利用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制約。
近幾年,國家加大節水力度,在生活領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2016年4月發出《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實施方案》通知,要求選擇坐便器、水嘴、洗衣機、凈水機等生活領域用水產品實施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并逐步擴大到工業、農業和商用等領域用水產品。
對沿海缺水型城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海洋局于2016年12月印發《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通知,旨在推進沿海缺水城市、海島、產業園區海水利用規模化應用,推動海水利用技術應用于西部苦咸水地區。
節水不是降低生活質量,比如像有些家庭主婦把一盆臟水簡單地在家里重復利用,而是通過市場獲得社會經濟效益雙贏。
合同節水管理就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合同節水管理是指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戶以合同形式,為用水戶募集資本、集成先進技術,提供節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務,以分享節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資、獲取收益的節水服務模式。通過治理及持續維護,能提升水體自凈能力,節約寶貴的水資源。
以天津護倉河水環境治理合同節水管理項目為例,護倉河位于天津市河東區,是中心城區重要的景觀與排瀝河道。項目實施前,護倉河水質為劣Ⅴ類,河流水生態系統脆弱,河道內連年出現藍藻水華,嚴重影響城市景觀環境。2015年5月,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天津市水務局排水管理處委托國泰節水與天津振津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采用合同節水管理模式實施護倉河水環境治理項目。
項目采用效果保證型合同節水管理模式,并與政府購買服務模式相結合,采用生態清淤+EPSB工程菌(特異性光合細菌)+EHBR強化耦合生物膜(膜技術與生物膜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水處理工藝)+復合硅酸鋁水處理劑+水生植物凈化技術+曝氣增氧+水面保潔等組成的集成技術體系。主要實施內容包括底泥污染治理工程、水質提升工程、水生態修復工程、應急處理工程及運營管護。
經過治理及持續維護,護倉河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水體黑臭基本消除,至今未出現大規模暴發藍藻現象;節約了寶貴的水資源,美化了環境,項目穩定運行期間,年可節約用于稀釋的水資源400萬立方米以上。同時提升了河水自凈能力,河道黑臭現象消失,恢復了較健康的河道水生態系統,使周邊環境更加優美宜居,周邊居民對護倉河當前狀況表示滿意。
護倉河治理還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天津市排水管理處通過護倉河治理,節約了引海河水用于稀釋的水費、污水處理費、藍藻應急治理費、COD(化學需氧量)減排效益等,估算實現的經濟效益超過1000萬元/年;截至合同期滿(2018年12月),節水公司在項目建設中,中標收入1318.29萬元,預計支出1222萬元,預計利潤96萬元。
在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管理領域,國家也積極推行合同節水管理。2016年7月,國務院頒布實施了《農田水利條例》。條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支持社會力量通過提供農田灌溉服務、收取供水水費等方式保障合法經營收益,促使政府、市場兩手發力,有助于真正形成農田水利“有人建、有人管、費能收、壞能修”的運行模式,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真正實現政府、群眾、企業共贏。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