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普洱茶的茶友真的很多,從咨詢懂茶帝的數量就可見一斑。懂茶帝雖然也經常分享普洱茶相關的知識,但茶友的問題還是層出不窮。近日,又有”微塵“、”一片葉子“等多位茶友問懂茶:”普洱生茶和熟茶有什么區別?“
小懂咨詢西雙版納 *** 研究普洱茶15年的資深茶人鄧愛軍、國家級評茶師黃麗英等多位普洱茶專家,并且查找了眾多資料后,給大家了整理一份詳細對比,一起來全面看看生普和熟普的區別吧!
一、 *** 流程
生茶:
鮮葉采摘后經殺青(鍋中炒青,使水分蒸發)——揉捻——曬青(普洱茶必須是曬干),即成為生散茶、或叫曬青毛茶。將曬青毛茶經高溫蒸(意在使其柔軟回潮,利于做型)放入固定模具定型,又曬干后成為緊壓茶品,也就成了生茶餅(或其他形狀)
熟茶:
鮮葉采摘后經殺青——揉捻——曬青,即成為生散茶、或曬青毛茶,曬青毛茶經人工快速后熟發酵,灑水渥堆工序,即成為熟散茶(渥堆過程為分級挑選茶葉——分級堆放——接入有益加速發酵的菌種——加溫度——人工灑水加濕度——堆放——定期翻動,此過程目前只需要30天左右。)熟散茶再經過蒸、定型,成為熟茶緊壓茶。
生茶和熟茶更大的區別就是:熟茶要經過渥堆發酵,而生茶不需要。渥堆技術是1973年由昆明茶廠實驗成功,也就是說,1973年以前根本沒有熟茶。
二、顏色與香氣
生茶:
以青綠、墨綠色為主,有部分轉為黃紅色,通常新制茶餅聞之味道不明顯,若經高溫,則有烘干香甜味。
熟茶:
以黑或紅褐色為主,有些芽茶則是暗金黃色,有濃濃的渥堆味,有點類似霉味,發酵輕者有類似龍眼的味道,發酵重者有悶濕的草席味。
三、湯色與口感
生茶:
湯色以黃綠、青綠色為主,口感強烈, *** 性較高,若經高溫,則茶湯清香,水甜而淡薄,微帶澀感。
熟茶:
發酵度輕者多為深紅色,發酵度重者以黑色為主。口感濃稠水甜,幾乎不苦澀,較耐泡。
四、葉底
生茶:
新制茶品以綠色、黃綠色或暗綠色為主,活性高,較柔韌,有彈性。有一個技巧:把葉條像扭橡皮筋一樣扭轉,會回過來的是好茶。
熟茶:
渥堆發酵度輕者葉底是紅棕色但不柔韌,重發酵者葉底多呈深褐色或黑色,硬而易碎。
五、飲用期
生茶:
茶性十足,湯色黃亮,需要經過至少3年的陳放才更適合飲用,需要5-20年的陳化期才可退去苦澀味,轉變出醇、甘、滑的特點。
熟茶:
利用人工發酵的工序讓生茶迅速完成自然條件下需要5到10年才能發生的改變,買來后馬上可以飲用。
關鍵詞: 普洱生茶和熟茶有什么區別 熟茶要經過渥堆發酵 渥堆技術 1973年以前根本沒有熟茶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