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變化的直接影響條件是利率浮動,所以只要弄懂利率浮動這個核心問題即可。
為什么利率會浮動?
早在2015年10月,央行就宣布取消了存款利率幅度限制,此后各地也逐漸建立了利率自主定價機制,但央行規定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最高不高于50%,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能經常看到不同的銀行,有著不同的存款利率。
央行行長易綱曾經表示,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最佳策略是,存貸款基準利率與貨幣市場利率逐漸統一。
因此,利率浮動本身就是一個利率市場化的過程,反觀發達經濟體,逐步放開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取消基準利率是大勢所趨。因為有時候市場的錢不夠了,市場利率趨于上漲,但基準利率卻維持不變,這顯然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
市場什么時候會缺錢?
所謂市場缺錢,說白了就是銀行缺錢。從人民幣發行規模和銀行業利潤來看,銀行是不可能存在缺錢的情況的,但為何老是有新聞出現市場利率上漲了,銀行流動性緊張之類的措辭呢?原因在于銀行的錢是在不停流動的,就像水一樣,既然在流動,就一定會出現某個地方,或某段時期比較缺錢。
一般來說,季末、月末和年初、年末,都是銀行比較缺錢的時候。
一方面,為了達到央行的考核標準(央行對各個商業銀行的指標考核與季末、月末時間正好吻合),銀行之間會通過拆借、收縮對非銀資金供應等措施來達標。2015年底,MPA考核制度正式納入銀行定價行為。所謂MPA,即宏觀審慎評估體系,其中包含資本和杠桿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等14個考核指標,對商業銀行進行全方面的資金體檢,而資本充足率便是核心指標。
另一方面,就是一些宏觀因素,比如年前,大家消費需求旺盛,居民存款流出比較嚴重。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不容忽視,那就是資金空轉。很簡單,就是錢沒有去該去的地方。
正是因為錢多,所以銀行經常會把錢放在房地產、融資平臺甚至產能過剩等來錢快,或者收益率很低的領域,在銀行看來,總比借給高風險的中小企業強。
錢都在這些低效率行業里,自然就動不起來了。錢不流動,就會越來越沒有效率,越沒效率,就越不流動,惡性循環。
利息走高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
遇到市場利率走高時,一定存在投資機會,比如國債逆回購。所謂國債逆回購,就是咱們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而借款人(通常為機構)用持有的國債作為抵押,約定好利率,到期后還本付息給我們。既然是國債逆回購,就意味著其安全性不用擔心。最重要的是,在季末、年末資金緊張的時候,國債逆回購的年化收益率往往非常可觀。
目前,只要你開通了證券交易賬戶,都可以投資,不過這也有一定的門檻:上交所是10萬起投,深交所是1千起投,兩個交易場所原則上都無上限規定。
得提醒一下的是,國債逆回購只適合月末、季末、年末資金面比較緊張的時候擼羊毛,長期持有的話收益并不高。
總結:利息變化的直接影響條件是利率的浮動,而利率的浮動本身便是利率市場化的過程。大趨勢來講,未來利率上下浮動,甚至取消基準利率是大勢所趨。那么,既然錢的價格有了浮動,其中也一定蘊含著某些機會。
為什么市場會缺錢,利息走高呢?一方面,2015年12月,MPA正式納入商業銀行考核標準,而考核時間正好在月末、季末、年末,因此銀行為了達標,不得不通過拆借、收縮對非銀資金供應等措施達到央行的考核標準,使得短期內普遍出現錢荒情況。另一方面,銀行資金的低效空轉,使得錢沒有去該去的地方,同樣也是經常引起錢荒的重要因素。
對于咱們老百姓來說,當市場利率走高時,咱們可以利用國債逆回購來擼羊毛。因為在季末、年末等資金緊張的時候,國債逆回購的年化收益率非常可觀。不過得提醒一下的是,國債逆回購只適合資金面比較緊張的時候投資,長期持有的話收益并不高。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