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十四五”規(guī)劃》提到,開展普通高中“校內走班”和“跨校走班”相結合的分層分類教學改革。普通高中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一直備受關注,“校內走班”怎么做,分層分類教學如何實現(xiàn)?記者了解到,在“新高考”背景下,廣州118所高中已開展了選課走班,兼顧自主選擇與基本穩(wěn)定、分層分類相結合。
記者從廣州市教育局了解到,廣東省作為全國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份之一,自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新高考方案,目前廣州118所普通高中學校(含校區(qū))按照相關要求進行了選課走班。從2021年高考情況來看,廣州各所高中校內走班成效顯著,在今年突發(fā)疫情背景下,廣州高考仍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廣鐵一中:集團內共建共享校本課程達223門
同一科目分層備課教學
選課走班,在促進學生全面且個性化的發(fā)展,增加在學生課程上的選擇權的同時,也給傳統(tǒng)的學校教學管理帶來了挑戰(zhàn)。在廣鐵一中,學生們在高一第一學期結束后選課,高一第二學期開始走班。2021屆高三是第一批參加“新高考”的學生,當時,在選課前,學校召開了家長會,并進行了模擬選課。
選課走班過程動態(tài)調整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能初步了解學生們的選課意向,進行師資的合理統(tǒng)籌。”鐵一校長助理許樹新告訴記者,廣鐵一中采取了“定四走二”的方式,即語數(shù)英+物理/歷史固定在行政班內上課,生物、化學、地理、政治中的“四選二”走班。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成績有一定差異,因此在選課走班的同時還兼顧了分層。成績相近的同學,盡量安排在一個班里,有利于老師安排教學,也更有利水平相當?shù)耐瑢W一起學習和探討。到了高二,有個別同學如果對所選科目感到不適應,也允許調整。事實上,為了讓同學們能充分了解自身的優(yōu)勢,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選擇,學校從高一新生入學開始,就開展了生涯規(guī)劃課程和各種選課指導,因此,到了高二需要調整的學生并不太多。
“其實整個選課走班的過程,我們也是一直在進行動態(tài)調整的。”許樹新介紹,像走班兼顧分層,早期就沒有,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完善和調整。同時,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選物理和選歷史的同學,思維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選擇物理方向的學生,如果在“四選二”中選政治,整體上賦分優(yōu)勢沒有選化學或者生物的學生大。對于這種情況,老師不會干預學生選課,但會給出建議,讓學生慎重考慮。
學生、老師都流動起來了,如何排課也是一個不小的難題。學校聘請了專業(yè)公司進行課程初排,教導處再根據(jù)學校具體情況進行手工調動。課表一旦固定,老師基本上就不調課了。“過去如果哪個老師臨時有事,還能請其他科的老師幫忙,換一節(jié)課。現(xiàn)在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換課基本不可能。”許樹新告訴記者。
而對于選擇不同科目的學生,課程講多少,講多難,也是有講究的。例如有學生沒有選物理,但他們畢業(yè)前,還是要參加物理合格性考試。物理科組在教研時,就要針對選物理和沒有選物理的同學進行不同的備課。
除了高考選課,從高二開始,鐵一的體育課也是以選修的方式進行。全年級在同一時間上體育課,不按照行政班上課,而是讓學生自由選擇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等各類體育課程。
每周三下午八九節(jié)的校本選修,也是大走班制,不僅不限班級,一些校本選修還不限年級,包括美育、體育高水平團隊、學科競賽等。據(jù)悉,為了應對高考改革帶來的新變化,廣鐵一中教育集團加強信息化建設、遠程教學、實驗室共用等方式,在集團內共建共享校本課程達223門,使廣鐵一中教育集團近萬名學生獲得成長和進步。
玉巖中學:14個行政班變70個教學班
“學科導師制”加強溝通
廣州市玉巖中學 “新高考”首屆考生從高二開始選課走班。在充分統(tǒng)籌師資的情況下,該校采取“定一走二”策略并開齊12種選科組合,全部進行分層教學,14個行政班也隨之變成70個教學班。學校和老師付出巨大努力的結果是,學生擁有充分選擇的自由。
據(jù)玉巖中學課程教學處主任翁曉燕介紹,從第一年實施校內走班開始,全年級600多名學生全部參與其中,先選科目,再按學生選科結果和分層教學的需求進行走班。學校希望能最大程度給予學生選擇權,讓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學科發(fā)展需求,去獲得更適合他們水平的教學。“即使一種組合不到10名學生選,我們也會開設。”
“走班晚自習”增加互動
校內走班和分層教學導致課堂流動性大,一個學生人數(shù)為45人的教學班,其學生可能來自10個不同的行政班。與以往固定的行政班教學相比,學生可能難以與老師深入溝通,老師也難免會出現(xiàn)記不住、記不全學生的情況。
為此,玉巖中學采取多項措施。比如“學科導師制”,導師與學生約定每周一個固定時間進行溝通交流。另外還有“走班晚自習”,學生除了上課時走班,每周還會有一次晚自習時走班,讓學生之間也可以熟悉起來,同時老師也能加強對學生的輔導。
實施校內走班和分層教學3年,玉巖中學總結出許多經(jīng)驗,比如校內走班可最大限度提升場室使用率,最大程度滿足學生自主選擇權;校內走班給學校管理提出更大挑戰(zhàn),因此需要制定非常細致的管理細則,重構育人體系;在日常具體實施中,學校會組織師生座談會,聽取意見,及時解決校內走班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課堂流動性增大之后,學校也購置電子班牌以及排課、考務服務,在硬件和軟件兩方面適配校內走班的具體需求。
翁曉燕認為,從校內走班到跨校走班,走班空間跨度變大。“這也是為了滿足更多學生的個性化要求和差異化發(fā)展。教育均衡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跨校走班可以讓強校、名師的輻射范圍更廣。”她認為,跨校走班能夠打破學校間的“壁壘”,最大化地整合和利用資源,各學校也可以更集中力量謀求特色化,然后“各自努力,一起受益”。
選課走班是高中新課程的一大特點。為適應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滿足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各學科分類別、分層次設計了多樣的、可供不同發(fā)展?jié)撃軐W生選擇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
廣州落地:保持穩(wěn)定性
約65%的普通高中在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后開始落實選課走班,約29%的普通高中在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后開始落實選課走班。
各校積極統(tǒng)籌師資,根據(jù)各校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分班方式,定二走一和定一走二是學校采用的主要走班形式,其中超過50%的學校采取定二走一的走班形式;近1/3的學校采用定一走二的走班形式,盡量保持穩(wěn)定性。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