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廣州市統計局公布了2021年廣州經濟成績單。數據顯示,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8231.97億元,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4%。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06.41億元,同比增長5.5%,兩年平均增長7.6%;第二產業增加值為7722.67億元,同比增長8.5 %,兩年平均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0202.89億元,同比增長8.0%,兩年平均增長5.1%。
根據2022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廣州GDP預期增長5.5%,以此計算,2022年廣州經濟距離3萬億新臺階再近一步。目前,廣州的經濟運行呈現什么樣的特點,向3萬億發起沖刺的底氣在哪?羊城晚報記者帶你拆解2021年廣州經濟亮點。
看生產: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7%
從第一產業來看,2021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7.1%,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其中,重要農產品產量增勢較好,生豬產能持續擴大,全市生豬出欄61.56萬頭,增長45.8%。花卉種植亮點多,全市花卉實現產值66.98億元,同比增長27.0%。
從第二產業來看,工業生產穩中有進,高新技術制造領域發展快速。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兩年平均增長5.1%。高技術制造業快速增長,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25.7%,兩年平均增長15.6%。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比重為65.7%。新能源汽車制造業繼續保持良好增勢,全年產量同比增長87.9%,產值同比增長63.4%。
從第三產業來看,新興服務業繼續釋放活力1-11月(錯月數據),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0%。高技術服務業發展較快,相關行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8%,兩年平均增長14.0%。其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檢驗檢測服務和電子商務服務兩年平均分別增長26.4%、24.1%和20.1%。
看消費:社零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2021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0122.56億元,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2.9%。
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9.1%和18.5%。時尚品質消費勢頭旺,限額以上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等品質類零售額增長迅猛,分別增長24.9%和54.9%,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8.8%和29.4%。生活辦公類消費增勢好,飲料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40.9%和27.8%,兩年平均分別增長31.4%和16.0%。居民健康防護意識強,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3.9%,兩年平均增長31.8%。
網絡消費熱度高,限上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22.1%。郵政快遞業邁入“百億件”時代,全年快遞業務量達到106.78億件,同比增長40.2%,兩年平均增長29.7%。
看投資:固定投資同步增長11.7%
2021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7%,兩年平均增長10.8%,延續較快增長勢。
分領域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1%,工業投資增長6.9%,基礎設施投資下降2.9%。 分產業看,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1.9%;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制造業投資的比重為41.5%, 其中航空航天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3.2%和24.2%,發展后勁足。
看外貿: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6.4%
2021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為10825.9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出口總額6312.2億元,同比增長16.4%,兩年平均增長9.6%;進口總額4513.7億元,同比增長9.6%,兩年平均下降2.7%。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7.4%,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2.8%,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2.1%,占進出口總額比重為55.1%,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6.0%,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9.8%。全市實際使用外資543.26億元,同比增長10.0%。
港口生產穩中向好,廣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2.3%、4.1%。
看金融支持:中長期貨幣信貸增長15.5%
2021年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13.64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其中存款余額7.50萬億元、貸款余額6.1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6%和12.9%。企事業單位信貸力度加大,貸款增長13.2%,其中中長期貨幣信貸增長15.5%,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從行業分布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新增貸款較多,同比分別增長16.3%和11.3%。
看民生保障: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3.55萬人
2021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416元,同比增長8.9%,兩年平均增長6.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33元,同比增長10.4%,兩年平均增長9.3%。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
民生得到有力保障,2021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3.55萬人,同比上升13.7%。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22%,同比下降0.31個百分點。惠民生設施投資不斷增加,社會領域投資增長24.4%,兩年平均增長30.2%,其中教育行業投資額同比增長達46.8%。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