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qmqcg"><cite id="qmqcg"></cite></acronym>
    <td id="qmqcg"><em id="qmqcg"></em></td>
    • 首頁 > 國內 >

      澆好“第一桶”豐收水——農村水網夯實糧食安全后盾

      春天過半,農田灌溉相繼迎來高潮。大江南北,水網汩汩作響,緩緩流入充滿希望的田野。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40處大中型灌區開始春灌,累計灌溉6170萬畝,供水超過79億立方米。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記者近期奔赴各地調研春耕生產了解到,農村水網為“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引水:萬千水網入良田

      糧食生產的關鍵之一,在于耕地灌溉面積。在占全國耕地面積54%的灌溉面積上,生產了全國總量75%的糧食。

      拓展灌溉面積,水利設施建設先行。

      站在烏蒙山區納雍縣六沖河畔,只見一道大壩橫亙河上,水流蓄積形成一座大型水庫。水庫之下,648公里輸水管網由西蜿蜒向東,給干渴的烏蒙山區帶來新的生機。這是夾巖水利樞紐工程,貴州歷史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這是在位于烏蒙山區的貴州省納雍縣六沖河畔拍攝的夾巖水利樞紐工程(3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公司有關負責人謝金才說,這個工程構建起以大型水利樞紐為支撐的水資源保障體系,將從根本上解決黔西北地區工程性缺水問題,為附近90萬畝耕地、267萬人口提供水源保障。

      湖北棗陽市曾是有名的“旱包子”。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去年全線通水,丹江口水庫的水沿著干渠,順著暢通的農田水網,流進了數百萬畝農田。去年,棗陽市種糧大戶張心海的500畝地,第一次為他帶來30多萬元收入。

      “水有了穩定保障,今年小麥畝產應該比去年高點。”張心海說,以前年份為了找水,往往要拉上幾百米的管子從堰塘抽水,也嘗試挖過150米的深井取水,算下來每年每畝地灌溉的花銷就有上百元。

      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為湖北省棗陽市境內的農田灌溉送水(3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鐘華 攝)

      另一些地方,通過渠道疏浚、設施維修,擴充了耕地有效灌溉面積。

      “我有12畝地,過去水從河里流到地里得20分鐘,澆一遍得五六個小時,現在兩三個小時就能完成!”近日,正在麥田進行春灌的河南省原陽縣太平鎮陳莊村村民陳懷勛高興地說。

      為確保農民春灌河渠順暢,原陽縣清淤疏浚河道26條400余公里。陳莊村黨支部書記陳國軍說,從干渠到支渠再到斗渠,全部都進行了硬化,河渠淤堵阻水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為湖北省棗陽市境內的農田灌溉送水(3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鐘華 攝)

      近年來,甘肅疏勒河灌區改造干支渠507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1576座,渠道總襯砌率98%以上,形成了蓄、調、灌、排完善的灌溉系統。

      “斗渠實現硬化、支渠被改造成直徑1.5米管道,極大改善了渠道跑冒滲漏、淤堵現象。”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河東鎮六道溝村黨總支書記焦揚說,冬灌已經用上疏勒河水,全村1.4萬畝耕地用水不再緊張。

      這是3月15日在甘肅省酒泉市疏勒河灌區拍攝的昌馬總干渠開灌引水。新華社發(甘肅省疏勒河流域水資源利用中心供圖)

      這是3月15日在甘肅省酒泉市疏勒河灌區拍攝的昌馬水庫。新華社發(甘肅省疏勒河流域水資源利用中心供圖)

      水利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耕地灌溉面積由9.37億畝增加到2020年底的10.37億畝。與此同時,全國糧食總產量由1.18萬億斤增加到2020年的1.34萬億斤。

      2020年,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份的糧食總產量1.05萬億斤,占全國的78%,較2012年的0.89萬億斤增加0.16萬億斤;畝均糧食產量由每畝747斤提高到了每畝796斤。

      節水:一滴水當成兩滴用

      近30年來,我國農業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維持在約3400億立方米,占全社會用水總量的56%左右。在灌溉面積擴大、糧食總產量穩步增加的情況下,農業用水總量基本維持穩定,節水灌溉功不可沒。

      從大水漫灌到刷卡取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在貴州省龍里縣灣灘河灌區已成現實。看到灌溉條件改善,灣灘河鎮灣寨社區居民劉志海立即拓展水稻種植面積,從10畝增加到了40畝。

      貴州省龍里縣灣灘河鎮的巡河人員在沿灣灘河兩岸巡查(3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田邊有水樁,要用多少水,就放多少水,有智能設備精準計量。”劉志海說,以前農田用水不穩定,畝產稻谷最多800斤,如今智能灌溉,節約了30%的水,降低了用水成本,而且畝產達到了1200斤。

      貴州省龍里縣灣灘河鎮灣寨社區的工作人員用水樁放水(3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水利信息化建設在湖北漳河灌區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沿著漳河灌區總干渠渠道行走,幾步之遙就有許多測、視、控一體化設備。正是這些設備對每一條渠道、每一片農田精準“把脈”,對水資源實現在線監測、動態模擬、合理調配管理。

      “以前得在各個村組跑,安排灌溉用水,通過信息化改造后,開閘放水可以用手機或者電腦遠程控制。”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工作人員楊長宇說,通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漳河水更迅速、低耗、高效地輸送給漳河灌區260萬畝農田。

      不少地區還將節約用水與節約用工、用肥一體推進。

      在河南省部分小麥種植區,冬小麥目前進入返青拔節期。輝縣市新鄉五豐農業專業合作社引入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該合作社負責人孫紹臣剛把流轉的200畝小麥澆完。

      “以前一人一天最多澆4畝到5畝地,自從用了滴灌技術,只用5天就能全部澆完。節水超25%,節肥超20%。”孫紹臣說。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甘肅的飲馬農場。“過去冬季大水漫灌,一畝田平均需要灌溉350立方米水,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飲馬農場副場長趙富強說。

      近年來,飲馬農場先后建設了12個高效節水項目,高效節水農田面積已超過7萬畝。“高效節水膜下滴灌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后,與過去大水漫灌相比,可節水40%到50%,水肥利用率由以往40%提升至90%,小麥畝均產量提升120公斤左右。”趙富強說。

      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嚴格實行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健全節水獎懲機制,形成節水政策激勵倒逼機制。同時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加強計量設施建設,推進灌溉信息化建設,持續提高了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

      據水利部統計,2012年以來,我國節水灌溉面積已由4.68億畝增加到2020年的5.67億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由2.12億畝增加到2020年的3.48億畝,全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516提高到2021年的0.568。

      防水:導水護田更護糧

      2021年,我國水旱災害多發重發。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等防洪工程體系,成為暴雨洪水來臨時保障農田安全的一面盾牌。

      “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蜿蜒在江漢平原的長江荊江河段似一條“地上懸河”,時常威脅著江邊的沃土良田。作為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洪湖東分塊蓄洪工程守護著江漢平原的安寧。

      在洪湖東分塊蓄洪工程建設單體最大工程——腰口隔堤建設工地上,施工人員繁忙作業,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這個工程建成后,將與洪湖監利長江干堤、東荊河堤及洪湖主隔堤形成總長167公里的封閉圈,可承擔60億立方米的分蓄洪任務。

      2020年夏,洪湖市遭遇嚴重汛情,洪湖東分塊蓄洪工程的高潭口二站投入應急運行,31天排澇2.2億立方米,有力守護了農田安全。

      從南方到北方,眾多水利工程守護著農田的安全。

      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張莊鄉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水肥一體機在為麥田澆灌(3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去年7月,河南省封丘縣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暴雨,受上游來水影響,縣域主要排澇河道水位一度超保險水位,封丘縣迅速啟動一級響應,在各部門通力協作下,實現了“有驚無險”。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封丘縣文巖渠治理工程堤防加固現場,30臺大型施工機械干得熱火朝天。為了“旱能澆、澇能排”,封丘縣的13個農田水利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在河南省鶴壁市浚縣3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方內,施工人員在修復去年水毀的溝渠(2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封丘縣水利局副局長侯發遠說:“除澇工程5月底前可全部竣工。縣內文巖渠除澇標準由不足三年提高到五年,防洪標準提高到二十年一遇。”

      從平原到山區,農村水利設施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3月下旬,在貴州惠水縣壩王河擺金鎮清水苑村河段,記者看到不少村民穿著膠鞋在水田里除草。該河段治理前,附近的田地經常被淹,水稻減產、絕收的現象比較常見。

      工人在貴州省惠水縣雅水鎮修建農村水渠(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后來河道拓寬了一倍,新建6公里河堤,完成河道清淤,再也不用擔心稻田被淹沒。”正在田間除草的村民說。

      水利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汛期,4347座(次)大中型水庫投入攔洪運用,攔洪量1390億立方米;11個國家蓄滯洪區投入分蓄洪運用、分蓄洪水13.28億立方米,減淹城鎮1494個次,減淹耕地2534萬畝,避免人員轉移1525萬人,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12年以來,年均完成抗旱澆地面積28176萬畝,年均挽回糧食損失2655萬噸、經濟作物損失220億元。

      文字記者:歐甸丘、劉詩平、劉智強參與采寫記者:李鵬、侯文坤、王朋

      視頻記者:蔡志堅、吳斯洋、崔曉強、羅大富

      關鍵詞: 灌溉面積 鄂北地區 在河南省

      責任編輯:Rex_07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 誠聘英才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8-2020 www.wnchengjie.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熱訊新聞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豫ICP備20005723號-6
      文章投訴郵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亚洲线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看片在线观看,草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六月丁香色婷婷综合久久
    • <acronym id="qmqcg"><cite id="qmqcg"></cite></acronym>
      <td id="qmqcg"><em id="qmqcg"></em></td>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风流女护土一级毛片| 色偷偷狠狠色综合网| 波多野结衣一道本|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胸被狂揉扒开吃奶二次元|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96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chinese乱子伦xxxx视频播放|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 日本处888xxxx| 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 亚洲综合日韩在线亚洲欧美专区| 两根硕大一起挤进小h| 韩国特黄特色a大片免费| 日本牲交大片无遮挡|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欧美jizz8性欧美|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吃女邻居丰满的奶水在线观|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国产香蕉| 青青青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视频二区| 最近更新在线中文字幕一页|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看| www.午夜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 fc2ppv在线播放|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软件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