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皮薄到用手能掰開的西瓜,瓤紅又脆甜可口……3月22日,大荔縣羌白鎮的吊籃西瓜,已經搶鮮上市。致富帶頭人、羌白鎮焦家村黨支部書記張敏說,這是自己第一年種植,在大荔是最早上市的吊籃西瓜,搶鮮上市價格也很不錯,今后會總結經驗帶動更多村民一起致富。
3月22日一大早,在一片溫室大棚里,張敏夫婦和雇用的工人正在采摘西瓜。“這瓜皮薄得很,得輕拿輕放。”張敏介紹說,之前夫妻二人主要做瓜果代辦生意,對西甜瓜的種植也有了解,去年決定自己種植吊籃西瓜、甜瓜,而這也是初次嘗試。
從去年10月承包了溫室大棚和土地之后,張敏夫婦便將家搬到了地頭。“種地雖然辛苦,但只要咱付出了就肯定有收獲。”張敏說,去年10月開始,夫妻倆加上雇用的工人,每天起早貪黑整理土地、育苗,去年12月初,就將吊籃西瓜苗種進了溫室大棚。
照顧西瓜苗,就像照顧孩子一樣需要細心、耐心、恒心。張敏還記得,去年冬季最寒冷的那段時間,每天晚上夫妻二人都要用暖風機給大棚里加熱,一晚上就要燒掉2000元的柴油。她說:“瓜苗要長得快長得好,溫度很重要,咱投資大一些,就能搶先一步上市,也能賣上好價錢。”
在夫妻二人的精心管理下,西瓜苗茁壯成長,如今已經實現了搶鮮上市的目標。3月22日,在溫室大棚里,華商報記者看到,整齊的瓜蔓順著垂下的繩子爬上去,裝進紅色網兜里的西瓜,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娃娃。
“咱們大荔種植西甜瓜的歷史很悠久,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今年我們種植的吊籃西瓜,皮薄瓤紅無籽,甜度高。”她一邊說著,一邊摘下一顆西瓜,用手輕輕一按,又薄又脆的瓜皮便裂開了,再用手一掰便分為兩半,“所以咱們這瓜也叫做手掰瓜”。
如今,張敏夫婦種植的西瓜,每天都可以采摘1000多斤,有客商專門在地頭等著收購,價格也很不錯。“我自己也愛吃西瓜,每天都會拍吃西瓜的短視頻發到網上,也是自我宣傳。”張敏說,也在考慮通過網絡銷售西瓜,把好的農產品推向更加廣闊的市場。
在發展的同時,張敏也在考慮全村的產業發展。她說,近年來全村通過發展西甜瓜、葡萄、秋延辣椒等種植,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下一步會總結吊籃西瓜的種植經驗,帶動更多的人通過發展產業走上致富路。
華商報記者 衛曉寧 編輯 楊托 趙宵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