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北京市正在推進接訴即辦數智化轉型,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建設接訴即辦“智慧大腦”。這是記者從正在召開的北京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論壇上獲悉的。
與健康寶機器人樣機“人機對話”,觸摸屏演示“北京12345”微信公眾號“智能問答”……在論壇巡展成果展現場,數字賦能展區提供了一系列互動體驗。
12345微信平臺“疫情防控”界面提交緊急就醫需求,系統自動關聯承辦單位,衛健部門接單確認;輸入物業管理訴求,系統自動關聯反映點位,相關街道接單確認;輸入房產證辦理訴求,自動關聯問題類型,住建部門接單確認……記者現場體驗發現,網絡智能“派單”實現了定向派、定位派、分類派、自助派等功能。
全市接訴即辦工作正在從“經驗處置”向“數字化轉型”。昨天發布的《北京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發展報告》提到,接訴即辦改革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推動數據治理場景化應用,提升政府服務質量,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城市治理精細化、智能化、專業化發展。
面對今年涉疫訴求量激增,12345熱線多方聯動提供主動服務,通過話務分流、網絡擴容、智能轉寫、自動派單等措施,科技賦能持續提高受理能力。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熱線中心的大數據集中承載了“晴雨表”和“傳感器”功能,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熱線平臺受理能力得以提升,分流引導涉疫訴求,比如微信公眾號單日可承載留言量從10萬件提升至120萬件。此外,微信公眾號開設了“疫情防控”專區,及時處理緊急就醫、藥品配送、物資供應、核酸檢測等8個場景類型訴求,實行智能推薦、自動派單。
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12345熱線建立重點企業服務機制,設立復工復產專席。優化受理流程,推動各項助企紓困政策快速惠及企業。助力解決疫情期間貨車通行證、房租減免、復工復產等問題。建立疑難工單會商機制,定期分析研究涉企共性訴求。
接訴即辦改革以來,數億件群眾反映記錄、240余萬條企業法人基礎數據、7000多個社區村點位信息匯聚管理,通過大數據技術深度診斷治理堵點痛點,從城市管理、農村管理、市場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務5個方面8個版塊進行實時分析,一個匯聚社情民意的數據庫建立起來。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