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農業(yè)農村部就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有關情況舉行發(fā)布會。我國將于9月23日,即今年農歷秋分,迎來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以下簡稱“豐收節(jié)”)。
就秋糧生產問題,農業(yè)農村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魏百剛指出,秋糧占我國糧食生產的大頭,今年我國極端天氣多發(fā)頻發(fā),局部地區(qū)災情確實很重,研判災害對全局的影響,需要弄清災害的影響面和影響程度,同時通報了幾組數據:
一是重災區(qū)占秋糧面積比較小。災情較重的河南秋糧受災面積1100萬畝,占河南全省秋糧面積的14%,占全國秋糧面積不到1%。目前,河南絕收的525萬畝地塊一半左右已完成改種補種,受災田塊基本開展了一遍施肥打藥作業(yè),未受災田塊長勢好于常年,可彌補一部分損失。山西、陜西、甘肅、寧夏等地因旱受災1930多萬畝、僅占全國的1.5%,而且雜糧雜豆等低產作物占比較大。
二是全國農業(yè)災情與往年比總體偏輕。6月以來,全國農作物累計受災7200多萬畝,比去年同期少3950多萬畝,減少近1/3,絕收930萬畝、少430萬畝。受災、成災和絕收面積均是近5年同期最低。水稻兩遷害蟲,稻瘟病、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的防控現在看也是到位的。
魏百剛表示,今年的災害是局部的、階段性的,全國面上農業(yè)災情總體還是偏輕的,今年秋糧豐收的基本面仍然較好:一是面積增加。今年是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的第一年,各地高度重視,層層壓實責任,下大力氣整治“非農化”“非糧化”,復墾撂荒地,千方百計挖掘糧食面積潛力,秋糧面積有所增加,特別是高產作物玉米面積增加較多。二是長勢總體較好。目前全國大部地區(qū)秋糧作物生育進程正常,土壤墑情適宜,病蟲防控到位,作物長勢良好。13個糧食主產省中,除河南部分重災區(qū)長勢較差外,其他地區(qū)秋糧作物長勢較好,特別是東北地區(qū)玉米、水稻已進入灌漿乳熟至臘熟期,長勢好于上年和常年,增產趨勢明顯。(記者 李汶鍵 )
關鍵詞: 第四個 農民豐收節(jié) 東北 增產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