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歐空局ExoMars 2020任務“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火星探測車裝備的全景相機(PanCam),20日在倫敦大學學院穆拉德空間科學實驗室(MSSL)研制成功,邁出了它前往火星漫長旅程的第一步。
火星表面不適合生命生存,因為那里只有稀薄的二氧化碳大氣層,以及惡劣的紫外線和輻射環境。但科學家認為,38億年前,火星是宜居的,表面有水、有磁場和火山活動。與火星表面因惡劣的生態環境難以找到生命跡象相比,尋找其地下生命跡象的概率要大許多。英國空中客車公司在斯蒂夫尼奇小鎮建造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火星車,將是第一個在火星表面下2米深處尋找生命跡象的探測器,而以前的火星車只能下鉆到幾厘米深。
全景相機項目首席研究員、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安德魯·科茨說:“全景相機是‘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火星車上的關鍵儀器之一,我們將通過它來決定火星車下一步要去哪里。更重要的是,決定往哪里鉆探。”他認為,未來幾年,人類在火星上發現生命的最好機會將是鉆到火星表面以下,而“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具備這種能力。
這套為火星車提供的全景相機,包括一對廣角立體相機(WACs)和一個高分辨率相機。每個廣角立體相機都有一個11位的濾光輪,專門用于研究火星上富含水分的礦物質以及大氣中的水和塵埃,并提供彩色立體圖像。彩色高分辨相機將提供特定巖石的詳細圖像,為立體圖像添加巖石紋理。
研制成功的全景相機將被交付給空客公司,安裝到“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火星車上并與其他儀器進行校準測試;之后,火星車將被移送到法國圖盧茲進行環境測試,用火星車導航攝像頭對全景相機進行交叉校準;最后運往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基地,明年夏天將由俄羅斯質子火箭發射升空。
總編輯圈點
盡管液態水為地球生命所必需,但火星上是否有水,其實對于證明這顆紅色星球上是否有微生物并無直接意義。因為火星環境太嚴苛,“干燥”只是其中一個不利因素——直射的宇宙射線,已使科學家對在火星表面尋找生命不抱希望。那為什么NASA及歐空局仍然對火星礦物及大氣里的水如此看重呢?因為這顆星球曾經以及現在的水分儲存,都對本世紀人類首次登陸火星的計劃至關重要。(記者田學科)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