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正在到來!
據美國電信運營商AT&T稱,美國的12個城市已于2018年12月試點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商用的第一階段已經打響。
除了美國之外,中國、日本、韓國、歐洲各國等都在積極布局5G,其中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已進入“5G”時間,已分別在各城市進行試點。而中國5G推進組于2018年9月啟動的第三階段測試也已接近尾聲,預計在2019年進行5G試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
眾所周知,4G造就了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的移動互聯時代,但在帶寬與時延的限制下,僅實現了一些初級的人工智能應用的落地。而在5G時代,將有望進入一個真正的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制造都將成為現實,智能金融也將由初步的概念與形態逐漸水到渠成。
在給人類社會與生活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期許背后,是巨額的資本投入與投資機遇。
萬億風口
據全球移動通信協會預計,到2025年,全球5G用戶數將達到13.6億。其中,中國5G用戶總量4.54億。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中預測,到2030年,5G有望帶動我國直接經濟產出6.3萬億元、經濟增加值2.9萬億元、就業機會800萬個。
可見5G規劃將是中長周期的生產力持續釋放。
5G建設的重頭戲首先是基站。據業內人士指出,5G通訊的特點是大容量、低功耗和大連接,故基站的建設成本比4G基站成本高很多,或至4G基站的3-4倍。
這意味著5G建設僅在基礎基站投入中就達天量。
中信建投研報預測指出,2019年中國的5G宏站建成量是5萬站,資本支出約1200億;2020年達40萬站,資本支出約2500億;2021年達80萬站,資本支出約3200億;2022年達100萬站,資本支出約2800億。按照該測算,未來3-4年其基站投資額已近萬億。
此外,從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等運營商對5G投資的預算及規劃看,大致投資項目分類為:網絡規劃、無線主設備、傳輸設備、核心網設備、小基站、光纖光纜、工程建設與服務等,也意味著需要更大規模的投資。在某運營商發布的投資報告上,其預算投入達1.4萬億。
5G的萬億風口已是全產業鏈共同關注的巨大蛋糕。
金融與5G
近期,以銀行為主的金融行業也開始在5G相關領域落地,多家5G網點的落地令市場關注金融將在5G時代扮演怎樣的角色。
微眾銀行金融科技研究員李思琪撰文指出,回望3G、4G時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并不直接對金融行業造成影響,但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其一直為其他技術提供支持。
具體來看,3G時代,智能手機逐漸普及,金融服務的移動化拉開序幕;4G時代,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得益于基礎網絡速度的提升得到推廣普及,同時,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成就了互聯網金融,金融的服務方式和觸達渠道得到創新,金融服務的豐富化和便捷化隨之實現,移動支付、手機銀行、互聯網保險等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李思琪推測,5G的出現可能并不像人工智能等技術一樣可直接運用于金融領域,而是在輔助各新興技術的落地、優化現有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實現金融場景的再造,為金融行業注入新的生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中獲悉,未來金融與5G的結合主要從兩方面有所體現,一為對現有金融服務體驗的升級,二為在萬物互聯場景下金融新業態的產生。
李思琪表示,5G時代網絡延遲將縮小至毫秒級,加之邊緣計算的應用,現有金融服務流程間的網絡卡頓將不會再被用戶感知,移動端的金融服務,速度和質量都將超乎用戶想象。因此,銀行網點的革新,云化VR/AR突破設備與網速限制實現支付體驗的升級,以及沉浸式財商教育的普及推廣等都將有所落地,對現有金融業務進行體驗的全方位升級。
此外,萬物互聯的5G時代將有可能解決傳統金融風控、信息獲取等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的難題。但在物聯網金融模式下,金融機構可通過海量、多態、相互關聯的物品數據識別企業或個人的自然屬性,追蹤他們的行為特征,不再局限于政府機構的在檔數據和用戶的智能設備。虛擬經濟得以和實體場景相連接,從而發展出維度更廣、可信度更高金融信用評級體系。
對客戶而言,隨著物聯網的高度應用和物聯終端的普及,大量物品特征將會數字化,用戶可更全面地借助互聯設備管理自己擁有的實體資產,諸如基于物品傳感器的財產保險、基于可穿戴設備的人身保險等險種也將更普及。
進一步而言,智慧城市與智慧金融也將更具落地的可能性。5G將帶來更快的應用程序響應和更廣的設備連接,對金融機構來說意味著更全面的數據、更精準的金融需求,以及無處不在的金融場景。
李思琪指出,在未來的智慧城市中,金融服務和公共服務將全面自動化,銀行賬戶與居民家庭的水、電、氣和熱力表等連接,實現遠程查詢和自動繳費;醫療機構、金融機構與用戶三方互聯,醫生可通過可穿戴設備知曉用戶的身體狀態,而金融機構則結合醫療數據、用戶數據等提供支付、保險、貸款等服務;金融租賃行業依靠傳感器實時回傳數據,將更好地管理、檢測出借物的狀態等。萬物互聯為金融服務帶來了融合性更高的金融場景,真正實現金融服務無處不在。
但5G時代顛覆性與創新性的另一面依然是風險。
相比目前相對封閉的移動通信系統,5G意味著更多連接,同時意味著來自網絡安全的風險也在增加。此外用戶隱私如何在海量、迅速和開放的系統中更好地得到保護,以及如何確保在數字化時代獲得的數據是真實的,避免數據造假也是接下來需要應對的挑戰。
但不可否認的是,縱然仍有未知的風險,但金融業乃至各行各業,已在步入5G的巨流中。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