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000651,SZ)發布了其2019年業績快報及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去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業收入2005.08億元,同比微增0.24%;實現凈利潤為246.72億元,同比下滑5.84%。進入2020年,格力電器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幾近腰斬,凈利潤也同比下降70%~77%。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格力電器去年凈利潤的下滑與其去年下半年連續發動價格戰有關。對于格力電器今年一季度的業績表現,劉步塵表示,當前家電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嚴峻的階段,“預計今年全年幾乎所有家電企業的營收和凈利潤都要下滑。”
家電行業觀察家張彥斌認為,格力電器2019年的價格策略使得其保住了在空調市場的份額。一季度格力電器的業績表現應被客觀、理性看待,“這是個系統性風險,不僅是格力,其他家電企業也正承受疫情帶來的市場萎縮。”
讓利于市場影響業績
格力電器發布的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幾乎與2018年持平,但凈利潤同比下滑了5.84%。2019年格力電器實現凈利潤為246.72億元,而2018年公司的凈利潤是262.03億元。2019年格力電器基本每股收益4.1元,也較2018年同比下降了5.96%。
格力電器在公告中稱,2019年度家電行業表現良好,公司把握行業趨勢,憑借品牌、技術和渠道優勢,經營業績保持穩定,同時為建立誠信、公平的市場環境,公司于2019年第四季度開展了“百億大讓利”活動,讓利于市場。
這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格力電器2019年凈利潤出現下滑的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雙11”前夕,格力電器突然宣布“讓利30億元打擊低質偽劣”,變頻空調最低1599元/套,定頻空調最低1399元/套,打起價格戰。不久后的11月26日,格力電器再掀百億大讓利活動;去年“雙12”,格力電器將空調促銷機型擴大至“品悅”“悅風Ⅱ”系列產品。
在格力的帶動下,去年的最后兩個月份,“價格戰”成為空調行業的主旋律。去年12月中下旬,格力電器還宣布拿出兩款晶弘冰箱“讓利”促銷。
劉步塵表示,在他看來,格力電器2019年利潤下降是預料之中,但格力的營收沒有明顯增長讓他有些意外,“這意味著格力的降價讓利并沒有為其帶來太大的銷售收入增量。”
張彥斌則告訴記者,格力電器去年11月、12月份的降價是其在面對競爭對手蠶食份額的市場策略。從結果來看,格力電器穩住了在空調市場的“一哥”地位。“利潤肯定會受到影響,當然格力電器當時做出‘讓利’舉動時就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從這個價格策略上看,格力的戰略意圖算是達到了。”
劉步塵表示,去年格力電器發動價格戰,其他企業也有跟進,目前來看,其他空調企業的利潤率應該也會有所下滑。
一季度凈利潤預降超70%
4月14日晚,格力電器也披露了一季度的業績預告。格力電器預計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207億~229億元,而2019年同期為410億元;一季度格力電器的凈利潤同比下降70%~77%。
格力電器稱,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利潤較上年同期顯著下降,主要原因如下: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空調行業終端市場銷售、安裝活動幾乎無法開展,公司及上下游企業不能及時復工復產;一季度,空調行業終端消費需求萎縮,疊加新能效標準實施預期影響,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公司繼續實施積極的促銷政策。
實際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日前在多個公共場合都談到了疫情對家電企業的影響,為公司一季度的業績下降作了不少“鋪墊”。
劉步塵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季度是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二季度國內市場或會好轉,但預計格力電器二季度營收和凈利潤還是會呈現下滑。“今年全年幾乎所有家電企業的營收和凈利潤都會同比下滑,目前整個家電行業的高層都是處于焦慮狀態。去年市場不好,今年更不好。如果說過去大家喊‘狼來了’是為了增加危機意識,那么現在就真的是‘狼來了’。”
受疫情影響,日前美的集團也被傳出高管被凍結部分薪資,海爾集團被傳高管放棄績效工資,海信集團的高管也帶頭降薪。4月13日晚華帝股份(002035,SZ)發布的一季度業績預告也顯示,公司一季度凈利潤預計同比下降60%~70%。
不過,張彥斌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格力電器的業績表現沒有必要過度解讀,“疫情對家電行業影響非常大,其中空調遭受的影響最大,消費者不但不能出門買,買了也沒辦法安裝。”
他表示,格力電器一季度業績是在這種特殊條件下產生的結果,沒有必要將其和格力電器未來發展進行過多聯系,“4月12日,格力電器剛宣布最高花6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這說明格力電器管理層還是很看好格力未來的發展的。”
記者了解到,在疫情影響下,格力電器也積極往口罩等醫療領域、健康家電領域發力,相繼成立醫療科技子公司,以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截至4月15日收盤,格力電器股價收于54.41元/股,下跌3.53%。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