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公司的新型垃圾清除系統(即太空語境下的“廁所”)隨載人龍飛船示范2號(Crew Dragon Demo-2,簡稱DM-2)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資深宇航員羅伯特·本肯(Robert L。 Behnken)和道格·赫爾利(Doug Hurley)將分別作為指令長和操作手,在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執行這一歷史性任務。不過,他們要在第二天才會到達國際空間站,因此在飛船上設置廁所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SpaceX公司的太空廁所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呢?我們還不知道具體的細節,但是一旦宇航員返回地球,我們應該就會對這個神秘的太空廁所有更多的了解。“我們會讓你們知道結果如何,”道格·赫爾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回來后就會告訴你們。”
然而,這個廁所可能根本就不會有太大的用處。NASA前宇航員、SpaceX公司現任顧問加勒特·萊斯曼(Garrett Reisman)表示,與太空廁所技術的接觸讓他感到非常不舒服,而宇航員們經常會因此“憋著”。“我可以告訴你,從個人經驗和NASA收集的數據來看,這有點像野營旅行,在最初的24小時里,就消化系統而言,你的身體功能會稍微停擺,”萊斯曼說,“所以,我要說的是,我不認為在龍飛船上會有很多排便。”
因此,在等待道格·赫爾利和羅伯特·本肯返回并報告廁所的情況(以及他們是否使用過廁所)的同時,讓我們回顧一些在以前的宇宙飛船和早期太空計劃中使用過的垃圾清除系統,它們其實非常有趣。
太空馬桶的歷史
50多年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計劃將人類太空飛行帶入了一個新高度,進行了多次開創性的飛行并成功載人登月。然而,盡管阿波羅計劃創造了歷史,但阿波羅號的宇航員們卻沒有廁所可用。
當時的宇航員將尿液排入一條“便溺管”(由于NASA當時只雇傭男性宇航員,因此這條便溺管只設計給男性使用),然后將尿液倒入一個袋子里。剩下的“工作”便在袋子里完成,宇航員們必須將袋子揉捏并卷起來,然后帶回地球進行檢測。
在后來NASA的航天飛機計劃中,宇航員終于有了廁所。航天飛機的廁所被稱為“廢物收集系統”(Waste Collection System,簡稱WCS)。該系統使用旋轉扇葉將固體廢物分散在容器中,之后又將容器暴露在真空空間中使其干燥。
另一方面,液體廢棄物則被排放到太空中。不過,在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STS-3測試飛行中,WCS系統出現故障,宇航員杰克·洛斯馬(Jack Lousma)和戈登·富勒頓(Gordon Fullerton)不得不將他們的排泄物裝進一個名為“糞便遏制裝置”(簡稱FCDs)的備用系統中。
值得慶幸的是,太空廁所一直在改進。在國際空間站上,宇航員們有兩個廁所可用,分別設置在俄羅斯的“星辰”號(Zvezda)服務艙和美國的“寧靜”號(Tranquility)節點艙。與航天飛機的WCS系統一樣,目前國際空間站的廁所也使用扇葉系統來分散和吸走廢物。不同的是,如今廁所里的液體廢物和固體廢物被分開收集,儲存在鋁制容器中的袋子里。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致力于改進其獵戶座飛船的廢物清除系統。這個新的太空廁所被稱為“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niversal Waste Management System,簡稱UWMS)。據NASA的網站介紹,UWMS被設計成“一個緊湊的廁所系統,可以在未來多個載人飛行器和居住地使用”。NASA官員表示,在他們的目標中,下一代太空廁所不僅要比之前的廁所性能更好,而且要讓宇航員用起來更加舒適。(任天)
關鍵詞: SpaceX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