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植桑、繅絲紡織的國家,在距今5000年前中國人已開始養蠶和用蠶絲紡織了,一直到漢朝,中國都是世界上惟一出產絲綢的地方,目前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的養蠶繅絲技術無不源于中國。
如今,我國科學家又創新了蠶絲的用途。
據國內媒體報道,我國科學家研發出全球首款天然生物蛋白硬盤存儲器——蠶絲硬盤,一個由蠶絲制成的硬盤:除了能存信息,還能裝東西,比如血液樣本、DNA、疫苗,甚至可以植入生物體。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微系統所2020前沿實驗室主任陶虎透露,蠶絲硬盤能同時存儲數字信息和生命信息,其生物兼容性良好,可以植入活的生物體,比如人體,長期保存甚至永久保存;又能根據設定,制成壽命可控的時間膠囊,可控地降解,可控消失。
這款硬盤有望在外太空等極端條件下保存信息,它不畏強磁場和強輻射,在微波爐中高火30分鐘后,蠶絲硬盤中的信息仍“安然無恙”。
目前,蠶絲硬盤的存儲容量已可達64GB每平方英寸。
陶虎介紹,蠶絲蛋白被制成硬盤后,人們想要存儲的信息,可以通過近場紅外納米光刻系統寫入,并用同一套系統讀取。通過改變寫入光的能量,可以調節蠶絲蛋白上加工圖的形貌,比如凸起或凹下,從而實現原位重復擦寫。這樣的存取原理,與CD或DVD光盤存儲技術相似。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