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齡化社會,如何科學地看待衰老?怎樣與衰老和平相處,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變老并不只是簡單的年齡增長,往往還伴隨著聽力、記憶力、消化功能、活動能力的衰退等。這些逐漸喪失的感官、行動不便或是疾病給老年人帶來很多困擾。面對衰老這個話題,老年人也需要不斷修煉提升,放下執念,遵循自然規律。
90歲老人跟睡眠較勁兒
劉女士的姥姥、姥爺今年都已90歲了,然而兩位老人對待衰老這件事心態卻大不相同。劉女士的姥爺是新中國成立前參軍的老兵,參加過渡江戰役、解放上海,是共和國的第一批汽車兵。老人自視身體好,從不因為年齡的關系限制自己的行為。78歲時和上大學的孫子打乒乓球還跳起來扣殺;80多歲還爬香椿樹摘香椿芽。兒孫們知道后,一方面為老人的好身體而高興,同時又不免擔心老人意外受傷,畢竟歲數在那兒,比不了年輕的時候。
2009年快要過年的時候,意外真的發生了。那天夜里下了很大的雪,老人不顧寒冷凌晨5點就爬起來掃雪,結果突發心肌梗死倒在院子里。因為老人居住的地方是山區,大雪天,救護車爬坡也爬不上去,經過6個多小時才把老人送到醫院,差一點就沒命了。經過這一場大病,孩子們勸老人接受自己年紀大這個事實。然而,老人不甘心,不管是不是因為年紀大、器官自然衰老帶來的問題,只要身體稍微有點不舒服,老人就吵著住院,非得調理到跟以前一樣才行。有一次老人因為扭到腰住院,病好了老人卻不肯離開醫院,執意要在醫院多住幾天,讓醫生多給看看。
最近一段時間,老人又跟睡覺這件事較勁兒。因為老人總覺得白天沒精神,夜里也睡不好,偶然間發現喝咖啡可以提神。于是,老人就讓孩子們給他買咖啡喝,而且每天都喝。鄰居們知道后常開玩笑,見面都說“老爺子真時髦!”其實,姥爺喝咖啡根本不是趕時髦,只是接受不了人老了睡不好覺這個事實。
劉女士告訴記者,在對待衰老這件事情上,相比于姥爺的“激進”,同樣90歲的姥姥就要淡定很多。姥爺除了身體衰老帶來的不便,其他一切指標都很好。而姥姥則患有胃食道反流,常年的辛苦勞作還帶來了腰背部的疾病,老人曾經說過,背上就像是常年背著三塊磚,直不起來。可是,面對這些問題,姥姥從來都是順其自然,很少向人抱怨,胃疼了就吃藥,該怎么做就怎么做。老人的心理預期就是人老了自然會有各種不舒服,她覺得老伴兒太矯情,像孩子。對姥姥來說,老年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生理狀態,也是一種可以拋棄的想法。
消極面對,二十年不下樓
有些老人,因為接受不了“上了年紀”這個事實,旺盛的精力用錯了地方,這固然會給家人“惹上麻煩”。但也有老人全盤接受,早早地喪失活力。
吳大爺早年擔任軍官,從部隊退役后在政府工作多年,依然保留了干練的行事風格和軍事化的身體姿態,在家里沙發上看電視都坐得筆直。幾年前,吳大爺從政府部門退休。不變的是,吳大爺依然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染黑頭發,每天早晨堅持跑步,看上去四十歲的樣子。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不是退休,是職業生涯的第二春開始了!”吳大爺沒時間看孫子,他每個月出一萬塊錢聘保姆,自己則忙于“新事業”。他討厭談到年齡,也不喜歡回憶。不料吳大爺的生意遭遇詐騙,數百萬的投資打了水漂,這幾年吳大爺的“職業生涯第二春”從開拓進取變成討債要錢。
和吳大爺類似,上了年紀但依然保持異常積極的生活與事業態度的,是張大爺和妻子裴大媽。二老相濡以沫一輩子,現在進入古稀之年,又在新的生活目標上達成一致:直銷。拿著某個據說是大品牌的直銷權利,二老整天忙前忙后,每天都在約見親朋好友、組織“學習班”、四處經驗交流。雖然張大爺和妻子都有相當不錯的退休工資,一年幾個項目下來,支出卻往往遠大于進項,不但掙不到錢,還有不小的虧空。折騰這么多年,老兩口的退休工資都折騰進去了,還經常要向孩子張口要錢。而且,“事業”讓他們少了很多朋友,兒媳婦也滿腹怨言,“我們不是想要老人的錢,或者讓老人幫我們看孩子,我們就想著,老人能夠服老,別天天和‘打了雞血’似的,我們的同事都收到過二老賣東西的邀請,丟面子。”
選錯了方向容易讓不服老的老人碰壁,可服老也不意味著消極面對。八十多歲的宋老先生自退休以來已經二十年沒怎么下過樓了。宋老先生家住二樓,樓層不高,自己行動也沒問題,可他就是習慣過“宅生活”,每天讀讀報紙,看看電視,就是一天。宋老先生不鍛煉,也沒有什么社交生活。每天,孩子們都輪流值班來做飯,隔三差五組織個全家聚會,這就是宋老先生生活的全部內容了。一年當中,也就過年和過生日大聚會的時候,宋老先生會下樓坐車去參加大家庭的宴會。自從退休,宋老先生就一年比一年話少,孩子們看著都很著急,可是無論做什么都改變不了宋老先生消極的心態。
科學的衰老觀念是怎樣的?
那到底應該如何面對衰老呢?今年的6月10日至16日是2019年“老年健康宣傳周”,在此次活動中,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的主要側重點就是宣傳老年健康服務政策與宣傳老年健康相關知識,其中就對科學的衰老觀念進行了解釋:衰老是必然的生理過程,隨著步入老年,身體器官、生理功能不斷退化。這些退化可以通過預防和合理的治療來得到維持和改善。老年人要正確認識衰老,強化保健意識,進行自我管理,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做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年人要積極認識衰老,優雅向老,智慧向老,積極向老。
專家也表示,衰老是一種自然規律,就像機器運轉時間長了,會出現老化一樣,人體的各個器官使用多年以后,也會出現老化。如果人老了還是要求和年輕時一樣精力旺盛是不可能的,要遵循自然規律,放下執念。同時,面對一些常見的衰老癥狀,老年人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與這些衰老帶來的輕微癥狀和平相處,不要過于緊張。如果血壓、血糖、血脂等通過合理用藥控制后可以維持在正常水平,那就是健康老人。家人也應給予老人更多的關懷,尤其是老人出現緊張或低落情緒時,要注意幫其排解。本報記者 孫文文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