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海現存咖啡館超8000家”登上熱搜。你知道嗎?南京的咖啡館也不少。除了連鎖咖啡館之外,社區店、網紅店、街頭咖啡……各種各樣的獨立咖啡館近幾年在南京“遍地開花”,刷爆了年輕人的社交媒體。然而新店層出不窮、競爭壓力加劇之下,“小而美”的生意好做嗎?記者進行了采訪。
隨性、自由、“有靈魂”
“去朋友家喝咖啡”是精神內核
“四杯拿鐵,是吧?”“給你搞個愛心拉花,我輕易不拉花的哦。”“喜歡香濃一點的?給你多加點濃縮。”
9月8日下午兩點鐘,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南京市秦淮區IU CAFE,經營者董先生正忙著為4位顧客做咖啡。店內顧客以老客和熟客為主,附近的上班族經常會在中午和下午來買杯咖啡提神,董先生會記得很多顧客的偏好,為他們做出符合心意的飲品。
這家店整體面積大約三平米,和報亭差不多大小,卻在社交媒體上十分出名,號稱是“南京最小的咖啡店”,已經開了六七年。與大眾印象中精致的咖啡館不同,IU CAFE更有一種不加修飾的“街頭風”,沒有固定座位,桌子和凳子都是臨時搬出來的。董先生告訴記者,由于環境太過日常,他的咖啡店經常會被路人當做修車鋪、雜貨店、煙酒店。
作為一家獨立咖啡館,IU CAFE的經營方式看起來有點隨性,厭倦了朝十晚六開店經營的時候,老板就買票去其他地方游玩放松。“隨意一點,我這邊來的客人就像朋友一樣,秋冬季節會跑來曬太陽喝咖啡。做咖啡沒那么多框架,經常會有一些新想法,比如馬上桂花季了,會做一些桂花特調咖啡。”
“隔壁是開了二十年的燒餅店,他們家煙火氣重一點,早上有油條、豆漿、燒餅。有時候有人會吃燒餅、喝咖啡,這樣也蠻搭配的,中西結合。”在董先生看來,咖啡就是很普通的飲品,和中國傳統的豆漿差不多。
這樣隨性的經營方式受到很多顧客歡迎,有熟悉的顧客每周會來好幾次。在采訪過程中,有顧客告訴記者,“我們是慕名而來,朋友介紹的,來這邊喝一杯有靈魂的咖啡。”
IU CAFE看起來像獨立咖啡館里的一個“另類”,南京還有一些獨立咖啡館,有著安靜的氛圍和精美的裝修,成為很多人休閑、會談的選擇。這類獨立咖啡館的面積都不是很大,可以說遵循著“小而美”的經營模式。
記者在9月8日下午還來到了一家“小康咖啡合作社”,這家咖啡店在社交媒體上也十分出名,不少人過來“打卡”。店內面積不大,但是裝修精美,十分有特色。工作日的下午三點多鐘,店內有三四位年輕顧客。
有特色、產品好喝、定位準確
是一家成功咖啡館的“自我修養”
除了隨性自由的“街頭風”小咖啡館,做大眾生意的社區咖啡館、環境極佳又風格各異的精品咖啡館……各種獨立咖啡館在南京街頭“遍地開花”。
曾有公眾號“行走與咖啡”推出“南京咖啡地圖”,2020年初推出的地圖上,有71家獨立精品咖啡館。采訪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咖啡地圖上獨立咖啡館的數量已經有了200多家。新店層出不窮,未收錄的還有更多。在大眾點評搜索“咖啡館”,會得到5000多條結果。南京的獨立咖啡館主要分布在幾個比較集中的區域,新街口、大行宮、浮橋等地開了極多,南京大學鼓樓校區、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等高校附近也有不少。
在許多經營者眼里,有自己的特色、產品好喝、定位準確,是一家成功咖啡館必備的三要素。
“現在拿出二三十萬塊錢開一家小咖啡店,對一部分人而言也不算太難的事情。開了店之后,對咖啡和店鋪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希望的客戶群體是哪些?這是需要考慮好的問題。如果盲目開店,會難以長期堅持下去。所以我覺得開獨立咖啡館需要有獨特的定位和想法。”一位咖啡館經營者潘先生這樣告訴記者。
“我更多地是想把咖啡做成一個日常的飲品而已。對于客人來說,花盡量便宜的價格,得到一杯品質更好的咖啡,應該是大多數人的追求。”潘先生已經有了10年咖啡從業經驗,兩年前,他在南京市玄武區四牌樓附近開設了新店Joymean coffee。經過此前五六年的嘗試,這次他找準了定位:做一家“社區咖啡店”,店里的顧客以年輕人、上班族為主。
INCENDIO COFFEE的經營者告訴記者,“裝修環境優美、咖啡好喝”是他的店鋪吸引顧客的點。在IU CAFE的董先生看來,“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特色和想法,開的店會讓顧客眼前一亮,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再加上你做的東西味道不錯,還會有一些產品上的創新,就更好了。”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只要咖啡館的自身定位和客戶群體是精確的,那就是一個優秀的經營模板。市場是多元的,各種類型的咖啡館都有各自的受眾,找準定位是最重要的。
競爭并不是一件壞事
“小而美”的生意要做到“盡善盡美”
新店越開越多的情況下,生意好做嗎?在采訪中,記者得到的答案是“還不錯”。10%-20%的凈利潤是很多咖啡館的正常盈利水平,知名度高、定位準確的咖啡館可以達到25%-30%的凈利潤,一家20平米左右的新咖啡館,每月的利潤大概有小幾萬元。
獨立咖啡館里,一杯咖啡需要多少錢?十幾元的價格,是比較平價日常的定位,可以說是“性價比極高”的選擇。二十幾元是正常價位,三十出頭的產品也不少,還有的手沖咖啡會定價到四十元以上。
記者注意到,在一些獨立咖啡館,除了現做咖啡外還有許多其他產品售賣。比如針對不喝咖啡人群的“無咖啡因”產品,用鮮奶順便做些奶茶,氣泡水+酒的特調組合……還有店主自己烘的咖啡豆、袋泡咖啡、掛耳咖啡等。
在記者探訪的IU CAFE,董先生告訴記者,“咖啡粉、袋泡咖啡、掛耳,還有自己熬的果醬……基本上飲品里搭配的東西都會帶著賣,以前還賣過我們的貓頭logo的周邊,以玩玩的方式來做。”這些輔助產品的收入占到該店總收入的20%-30%。
位于南京市秦淮區王府大街的Stay Cafe里,青梅酒和玫瑰釀是極受歡迎的輔助型產品。玄武區的STANDING ROOM最出名的是橙汁。在Joymean coffee和LAUGHING HOUSE COFFEE,會售賣草莓醬、掛耳咖啡、咖啡豆、濃縮咖啡、咖啡冰粉等……種種產品十分多元化。
各個獨立咖啡館都推出各種產品,想把生意做得盡善盡美。面對各出奇招、新店層出不窮的市場環境,咖啡館經營者會覺得競爭壓力大嗎?記者獲得的答案似乎并不是如此。
一位經營者告訴記者,“店開得多是因為市場在往上變好,無論哪個行業都會有競爭,在賽道上大家更多的是關注到底以什么樣的模式或想法去盈利,以及怎么樣去生存下去。我覺得單純地去分享那一點點市場資源是沒有意義的,應該是更多地想一想怎么去擴展新的客源,比如說怎么把沒有喝咖啡習慣的客人吸引過來,把連鎖咖啡館的客人變成我們共同的客人,這才是更有意義的事情。”
將目光放到整個咖啡市場,代表性品牌Manner Coffee、永璞咖啡、三頓半等多個咖啡品牌頻獲融資。2021年7月,精品連鎖咖啡品牌M Stand獲超5億元的B輪融資,Seesaw獲得了喜茶領投的超1億元A+輪融資。這已是資本瘋狂涌入、各大品牌加速跑馬圈地的火熱賽道。(見習記者 王燦)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