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河位于荔灣區芳村片區,南起平洲水道,流經芳村片區7個行政街道、9個經濟聯社,最后匯入珠江西航道,全長約8.44公里,是荔灣區最大的河涌,被荔灣人民視為母親河。記者近日從荔灣區獲悉,荔灣區近年來大力整治花地河,經過系統治理,目前花地河水質已穩定保持地表Ⅳ類水,濱水綠道貫通,一脈碧水,兩岸花香,基本實現河暢水清景美的目標。
多項措施大力整治花地河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母親河河暢水清景更美,荔灣區通過多項措施強化“水安全”,優化“水環境”。在提標改造方面,荔灣區通過對花地河沿線堤岸進行加固與改造,實現花地河沿線堤防全面達標,花地河防洪能力滿足200年一遇。與此同時,建設花地河北閘、南閘、西閘等多個水閘泵站工程,做好水閘泵站日常養護,提高花地河排澇、調補水能力,通過加強調水補水,增加生態基流,提升花地河水環境容量。
在源頭管控方面,荔灣區加強控源截污。對花地河流域15個經濟聯社按照控源截污、進村入戶的要求,實施城中村截污納管工程,2017—2020年間共新建污水管網約580公里,有效提高生活污水收集能力。大力推進排水單元達標創建,與花地河直接相連河涌有13條,除花地涌、菊樹北涌外,其余11條均已鋪設截污管道,截污管線總長度7.5公里,區域管網較為完備。目前,荔灣區還在大力實施排水單元達標創建,推進花地河流域雨污分流,進一步完善公共排水管網,提高污水收集率,從源頭消除花地河污染,現已完成排水單元達標創建面積 1844.97 公頃,達標比例為78.2%,管網逐步完善。開展排口整治,整治花地河沿線非正常排水口,削減入河污染物,進一步強化控源截污效果,鞏固花地河水環境治理成效。
提升岸線景觀美化“水生態”
2019年,荔灣區實施并完成花地河5.2公里碧道試點建設任務,建設涵蓋“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游憩系統構建”四大方面;同步實施花地河東岸北出口到東漖大橋生態景觀林帶建設工程、花地河生態驛站建設、花地河照明設施改造等項目,對花地河沿岸4.3公里綠化景觀進行系統化提升,以花為主題,打造“花憶、花香、花形、花境”的生態試點碧道,滿足市民春日郊游、踏青垂釣、親水游樂等休閑活動需求。
如今的花地河,兩岸綠道整潔通暢,沿河綠化帶碧草如茵,花樹成行,成為市民茶余飯后休閑好去處。每天清晨或傍晚,老人在河邊釣魚或鍛煉,年輕人沿著綠道慢跑,母親帶著幼兒散步,儼然一幅嶺南水鄉、人水和諧的生態畫卷。(記者 王智汛 )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