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望軟件”)針對此前界面新聞對其產品自主性的質疑發布聲明稱,“中望對于ODA或者ITC的技術使用是源代碼級別的,完全可控。”然而,這一回應似乎并沒有打消外界的質疑。
據了解,中望軟件是國內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供應商,曾掛牌新三板,一年后又退市,隨后,其又計劃赴科創板IPO。今年4月,中望軟件科創板發行IPO申請獲受理,但據招股書披露信息顯示,其業績與業務存在多重風險。
中望軟件宣稱其掌握多項工業軟件設計核心技術,但其產品自主性卻受到多方質疑。那么,其在能否擺脫質疑在科創板成功上市呢?
產品結構單一,凈利過度依賴稅收優惠恐有下滑風險
據其官網信息顯示,中望軟件成立于1998年08月,主要從事CAD/CAM/CAE等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的研發、推廣與銷售業務。
從財務數據上來看,未來,中望軟件發展存在多項風險。
招股書顯示,中望軟件2017-2019年度分別實現營收1.84億元、2.55億元、3.61億元,招股書顯示,中望軟件將2D和3D CAD軟件合并為自產軟件收入,2017-2019年,其自產軟件收入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91.66%,97.95%,96.14%。
中望軟件坦言,其存在產品相對單一的風險,目前人工智能、云計算及大數據技術越來越成熟,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一旦新技術的融合產生革新性、替代性產品,并實現產業化,則可能導致CAD軟件行業外部環境和競爭格局發生巨大變化,對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2017-2019年度,中望軟件歸母凈利潤為2759.31萬元、4448.68萬元和8907.34萬元,呈現出逐步增長態勢。然而,據其招股書披露信息提示,中望軟件享有增值稅退稅稅收優惠、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稅收優惠等稅收紅利。
經記者計算,2017-2019年度,中望軟件上述三項稅收優惠金額對凈利潤的影響額分別為1950.84萬元、2830.39萬元和4082.35萬元,占各年度歸母凈利潤的70.70%、63.62%和45.83%。
中望軟件亦在招股書中坦言,如果相關政策發生變化或者中望軟件不能持續符合相應優惠條件,將面臨利潤下降的風險。
此外,中望軟件方面表示,其亦存在盈利模式風險。據了解,中望軟件主要通過永久授權模式向客戶銷售軟件產品,收取授權費,其對某一版本軟件產品的授權是永久性的,如后續客戶需要對該版本進行升級,則需另外收取升級費。
目前,中望軟件授權收入占總收入比例較高,升級收入占總收入比例較低。若其開拓新客戶能力下降,或未能通過技術突破持續提升產品性能,激發現有用戶升級需求,則可能對其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業績規模遠遠落后同行,市場競爭恐進一步加劇
中望軟件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并不陌生,其曾于2017年5月掛牌新三板,但好景不長,上市僅一年零三個月,該公司便于2018年8月28日終止在股轉系統掛牌。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中望軟件于新三板退市后曾先后于2018、2019年進行了兩輪融資,融資金額合計2.2億元,投資方包括達晨創投、航天科工、毅達資本、中網投、粵財基金等。
關鍵詞: 中望軟件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