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耳朵經濟”第一股喜馬拉雅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喜馬拉雅上半年營收為25.1億元,同比增長55.5%,全場景月活躍用戶已達到2.62億,其中包括物聯網及其他開放平臺月活用戶1.51億。
騰訊、閱文、百度、小米、好未來、索尼音樂為喜馬拉雅的戰略投資者。主要財務投資者包括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摯信資本、高盛、興旺投資、創世伙伴資本、普華資本、合鯨資本等。
喜馬拉雅的IPO之路一波三折,原先曾試圖赴美上市。今年5月1日,喜馬拉雅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首次公開發行(IPO)申請,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就在四天前的9月9日,喜馬拉雅公告稱,公司已正式授權簽字人代表簽署撤回美股IPO計劃請求。
近幾年,喜馬拉雅的營收雖然在逐漸增加,但是公司仍在虧損。港交所官網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公司的收入由2018年的人民幣14.81億元增長了82.2%至2019年的人民幣26.98億元,進一步增長51.1%至2020年的人民幣40.76億元。2021年上半年營收為25.1億元。
公司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的年內虧損分別為人民幣31.41億元、19.25億元及28.82億元。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的六個月內,喜馬拉雅平臺的移動端平均月活躍付費用戶達到1420萬,較2020年同期增長65.5%。2021年同期,喜馬拉雅平臺的移動端平均月活躍用戶付費率約為12.8%。
招股書顯示,喜馬拉雅的董事會有八名董事,其中包括44歲的CEO余建軍,他從2021年8月起就擔任公司的CEO。
從股權結構來看,在IPO前,余建軍持股13.53%,摯信資本持股7.46%。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