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京城最大“綠肺”之稱的北京溫榆河公園,地處朝陽、順義、昌平三區交界處。公園建設分兩期進行。2020年9月,溫榆河公園朝陽示范區率先面向公眾開放,去年,公園一期工程中的昌平“未來智谷”板塊開放。今年“五一”前,朝陽段一期的“溫榆國風”區域、清河來廣營北路到河口段和順義一期三大板塊也將開園迎客。預計到今年9月,溫榆河公園一期基本建設完成。
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了即將面向公眾開放的三處園區。別具傳統特色的“中草藥苑”、沿河而設的濱水慢行道、可遠眺漢代古城墻的詩意田園景區,將成為市民休閑放松、親近自然的新去處。
朝陽段一期“溫榆國風”區域
亮點:兩萬余盆藥草植物打造“中草藥苑”
朝陽段一期“溫榆國風”區域,位于溫榆河公園朝陽示范區南側,來廣營北路以東,沙子營南路以北。
進入公園,泉水景觀、文化墻、親水平臺、休閑長廊、吊橋等景觀設施已經頗具規模,工人師傅們正在加緊進行收尾工作。“其實最大的 ‘法寶’現在還沒出現,就是中草藥。等地面工程完工之后,會統一移植過來?!眻@區的主設計師、北京市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YWA工作室主任王賢說。
王賢告訴記者,中草藥文化是“溫榆國風”區域的最大特色之一,這里將栽植多達200多種、超過20000盆的鄉土藥草植物,打造“中草藥苑”。
園區按照醫、藥、典、養劃分為四個區域。從西南門入園,首先是“醫”區,這里建有杏林清泉景區,將“杏林文化”與中國園林相結合,通過文化墻展示孫思邈、李時珍、《本草綱目》等中國古代名醫、醫術、醫方、醫著等。
“藥”區建設了面積約兩萬平方米的花谷區,以長達300米的繡球花谷“打底”,對應春節、清明、端午、七夕、重陽等傳統節日,種植早園竹、薺菜、艾蒿、藿香、茱萸等時令植物,配合科普展牌,普及中草藥文化。
“典”區,圍繞國學典籍,建設了一塊近2000平方米的國風廣場,公園投運后,將用于開展漢服秀、國學講堂等傳統文化活動。并打造廊架等景觀節點,栽種芍藥、牡丹、梅花、萱草等花卉。
“養”區,建設“方湖靜賞”景區,利用園區內騰退保留下來的建筑物,沿湖邊打造休閑長廊、親水平臺、書屋等功能區,供市民休閑養生。
此外,王賢透露,此次將與“溫榆國風”區域一同開放的還有來廣營北路東側的“淺草歡歌”區域。將新開放一處面積達20000平方米的帳篷營地,一處“蝴蝶谷”景區。帳篷營地主要以草地為主;蝴蝶谷景區利用原有集雨區,通過種植蝴蝶等昆蟲的宿生植物,打造昆蟲生境體驗區。
清河來廣營北路到河口段
亮點:沿河岸兩側開放4.6公里濱水慢行道
嶄新的柏油路面,一部分保留灰色,一部分設計為紅色,用于區別騎行區和步行區。記者探訪時,沿河道兩岸建設的濱水慢行道正在鋪設,這是即將開放的清河來廣營北路到河口段中最重要的一處工程,后續還將設置路面熒光分界線、里程標識牌等設施。
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清河下段生態修復治理工程項目負責人譚琪介紹,即將開園的河段,主要位于來廣營北路橋至溫榆河河口處。按照生態治水、便捷為民的理念,利用沿河兩岸原有的巡河路,分別建設了長約2.3公里、寬約5米的濱水慢行道,為市民提供近距離親水、游憩空間。
記者注意到,河道兩側的濱水慢行道路面材質并不相同,右岸是柏油路面,左岸是石磚路面?!笆u路面是巡河路本來就有的,本著生態治理對現場低擾動的原則和低碳、節約理念,就保留了下來,只對破損的石磚進行更換?!弊T琪解釋。
為了最大程度保留住郊野的自然環境,市水務局還對沿河兩岸的岸坡植被進行了生態治理。譚琪介紹,現場原本的植被條件不錯,因此原有樹木完全保留了下來。在此基礎上,增種了酸棗、檉柳、蘆葦等?!斑@一帶經常會有大白鷺、蒼鷺、野鴨等鳥類光臨,但是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這里一是欠缺鳥類棲息的環境,二是缺少食源。”譚琪說,增種的植物耐水濕,適宜在河岸邊生長,不但可以營造良好的動物棲息生境,也可以為鳥類提供食物。
“看到那兒的小房子了嗎,那是我們水務原本的一處監測點,現在正進行景觀化改造,將會打造成景觀平臺。”譚琪說,類似的景觀平臺,在即將開園的河段沿線一共打造了6處,都是利用現有構筑物改造成的。
順義一期板塊
亮點:故城記憶再現漢代田園生活
順義板塊是溫榆河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溫榆河公園順義一期位于后沙峪鎮,以“故城記憶”為主題,規劃建設了“晴耕雨讀”“溫榆遠樹”“歡樂綠蔭”“碧湖水鄉”四大景區。開園后,將成為后沙峪區域乃至北京東北部地區市民休息、游覽、鍛煉、交往及舉辦各種集體文化活動的場所。
在溫榆河公園順義一期南側,有一段長約百米的東西向漢代夯土城墻遺址。相傳,三國時期,蜀漢滅亡后,魏國封蜀國皇帝劉禪為安樂公,建安樂公國,其都城安樂縣就在這附近。這也是公園“故城記憶”主題的取意由來。
靠近園區西北部的“晴耕雨讀”景區,建設了畫里田園、桃花徑、勸農田舍、晴耕館、雨讀坊、竹林會等多個景點。既有水稻、小麥、蔬菜等農作物種植田,也有仿照漢代夯土建筑樣式建設的房屋,行走其間,仿佛“阡陌交通”“世外桃源”的田園畫卷。正式開園后,這里將有新華書店入駐,農田區域還將開放體驗活動,市民來此,可體驗古代“晴天耕種,雨天讀書”的閑適生活。
“晴耕雨讀”景區東側是“溫榆遠樹”景區。“溫榆遠樹”是舊時溫榆十二景之一,此次建設將再現昔日美景。北京市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溫榆河公園順義一期方案設計師婁晨介紹,“溫榆遠樹”景區是整個園區的制高點,通過對原有土壤的生態改造,打造出一處高15米的山地,山頂建設觀景平臺,周圍增種植被,形成疏林、灌叢、草甸的景觀效果。站在觀景臺上,可以俯瞰整個園區,眺望安樂古城遺址。
園區東北角的“歡樂綠蔭”景區,包含體育運動、濱水休閑和兒童活動3個板塊。北部淺丘森林環抱,布置具有山地特色的趣味騎行、兒童平衡車及復合球類運動場地;中部自然串連,河谷旁榆林煙樹,遠溪流淌,安靜休閑;南部兒童活動區則設置了立體、趣味、豐富的娛樂設施。
最東側的“碧湖水鄉”景區,通過改造原有水岸環境,形成水面開闊、尺度舒展的生態開放空間。并設有游客服務中心、虹亭等服務設施,可滿足市民休閑放松、開展文化和交流活動的需求。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