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22北京榜樣”主題活動揭曉5月第三周周榜人物。本周共有姜聯東、張碩、梁學亞、陶鈞、劉晨、張世騫6位榜樣人物上榜。
姜聯東,男,1968年7月出生,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冬奧火炬項目總師。
姜聯東在101所展廳舉起他傾注心血的冬奧火炬
冬奧火炬使用綠色氫能燃料是姜聯東團隊的杰作。2019年8月,在北京冬奧會火炬項目對接研討會上,他大膽提出了冬奧會火炬以氫作為燃料的設想。為打消大家對火炬安全的顧慮,他勇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親自證明火炬安全可靠。為了克服傳遞中可能遇到的極端惡劣環境和極限運動狀態,他和團隊經過數十次設計迭代,為冬奧火炬鑲嵌了一顆“航天氫芯”。
張碩,男,1982年4月出生,朝陽區消防救援支隊建國門大隊大隊長。
張碩檢查消防設施
張碩根據轄區內高層、超高層建筑集中的特點,帶隊搭建了立體多元防火系統,利用物聯網終端關聯各大廈,出現火情可第一時間響應。20多年來,張碩始終奮戰在滅火救援一線。他以社區為中心,打造“智慧消防”體系,配備“火眼”攝像機,聯動社會力量全方位排查隱患,確保轄區安全。
梁學亞,男,1963年11月出生,北京積水潭醫院宣傳中心主任、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梁學亞(右)在競速運動員醫療站向IOC官員介紹急救包內的搶救設備
作為冬奧會定點醫院的醫療官,梁學亞與40多位滑雪醫生組建了高山滑雪醫療保障“夢之隊”。經過四個雪季強化訓練,他練就了在雪道上快速搶救的能力。期間,他突患重癥呼吸衰竭,病情剛穩定就投入工作。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6個醫療站在海陀山全部如期就位,為冬奧保駕護航。
陶鈞,男,1981年4月出生,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三級高級法官。
陶鈞宣布開庭
陶鈞承辦近2000件知識產權案件,參與多部知識產權法律書籍撰寫,完成多個省部級課題,獨立執筆市法院重點課題并轉化為審判規范,多個案例入選最高院和北京市典型案例。復審某專利案時,為解決“明顯實質性缺陷”等模糊概念,他查閱國內外大量案例和書籍,在判決書中對相關概念詳盡闡述,成為司法保護案例中的典范。
劉晨,男,1991年5月出生,市公安局順義分局警務支援大隊網絡偵查中隊民警。
劉晨日常工作
劉晨在大學期間即參與部級科研任務,完成大量高難度技術突破。他通過技術更新,大大提高了反詐中心的快捷止付效率,有效遏制積分釣魚詐騙,為受害者挽回上千萬元損失。針對裸聊詐騙案件高發的情況,劉晨逐一進行研判,分析217個惡意APP,獨立開發了“惡意APP自動分析”模型,協助抓獲多名涉案嫌疑人。
張世騫,男,1978年12月出生,北京大騫視覺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世騫組織發小兒天臺公益活動
張世騫曾承擔2008奧運會開幕式、2022冬奧會閉幕式及五屆央視春晚等大型晚會的視覺設計。他始終將表達中國優秀文化、呈現傳統之美作為主題。2016年,他創辦“發小兒天臺”公益平臺,6年間組織公益活動近千場,吸引了近萬個家庭參與。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