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良種是豐收的根基。為確保今秋小麥供種需求,日前,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發布2022年小麥留種保種工作意見,種子管理部門將開展供需監測,對秋季小麥生產用種數量、品種提前做好預判,進一步促進本市糧食生產持續穩定。
眼下,夏收已進入尾聲,京郊大地傳來豐收喜訊。“扣除0.2%的雜質,折合13%標準水分,小麥平均畝產達746.2公斤!”日前,經北京市農業推廣站專家組測量認定,位于房山區竇店鎮的小麥高產攻關田,創造了北京小麥單產的歷史紀錄。該地塊的畝產量高達746.2公斤,較2014年曾創造的歷史紀錄提高了9.4%。
去年,華北地區遭遇罕見秋汛,北京秋播受前茬收獲較晚等因素影響,小麥播期推遲,播種量加大,導致良種緊缺。針對晚播麥比例大、用種量增加的現狀,在中央財政兩次補貼的基礎上,北京市又增加了每畝100元的一次性補貼,緩解了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在秋種、冬管、春管和夏收等關鍵時期下發全市性生產管理意見,組織小麥“百千萬”高產創建及高產擂臺賽,小麥種植戶生產積極性高漲。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成立5個技術服務組,通過專家把脈、專題培訓、云端問診、田間課堂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指導服務農戶,根據苗情長勢先后提出了十二項技術措施。
“以搶時為核心的五補技術彌補了秋汛帶來的晚播影響;科學澆灌越冬水和冬季兩次鎮壓技術實現了小麥安全越冬;以促為主、分類施策的春季肥水管理促進了小麥苗情快速轉化升級;起身期和灌漿期的兩次‘一噴三防’降低了病蟲草害影響。”北京市農業技術站推廣研究員周吉紅介紹,通過各方努力,小麥以促為主的技術措施得到較好落實。據北京市小麥監測點調查,畝穗數46萬,穗粒數接近29粒,分別比去年增加2.7萬和0.5粒左右,千粒重接近常年,全市夏糧實現豐收。
夏糧歸倉,玉米、大豆等秋糧作物接棒,冬小麥秋播的時間也不遠了。市農業部門特意提示,應適當加大留種數量,以應對晚播用種需求。同時,種子管理部門持續開展了田間質量檢查,采取繁種企業自查、區種子管理部門普查、市種子管理站抽查的形式,層層把關,確保原種繁種田純度達到99.9%、大田用種繁種田純度達到99.0%,確保種子產量質量。
接下來,農業綜合執法部門將加大種子執法力度,嚴格檢查生產經營資質、經營品種、種子真實性和質量等。對于發現的無證經營、未備案經營、未審先推、侵犯品種權以及經營假冒偽劣種子等各種違法行為,依法進行嚴厲查處。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