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坐19號線能到得這么早,到公司還沒事兒干呢。”每天搭乘4號線的周女士在體驗了19號線之后發現,自己上班能節省近20分鐘的時間。
上周六,19號線4座車站開通試運營,作為一條南北向穿越中心城大運量快線和加密線,大站快車、大運量的19號線,成為周邊通勤族首選地鐵站。本周一開始,19號線正式迎來工作日早高峰挑戰。
新宮站
【資料圖】
今天早上7點40分,地鐵新宮站的換乘通道內人流開始增多。在19號線4座車站開通之后,一部分搭乘大興線的乘客選擇下車換乘19號線。在19號線站臺上,廣播里播放著“請排成三隊有序候車”,乘客們也自覺地在站臺門前排起了隊,等待著列車進站。
列車進站開門一瞬間,乘客們紛紛加快腳步。不出10秒鐘,車上所有座位就滿了。隨著列車一路向北,車上乘客也逐漸增多。從新宮站出發時,列車已經座無虛席;到達草橋時,不少乘客又上車,站著的乘客更多了;到達景風門時,車門處幾乎站滿了人,上車的乘客擠到車廂中部,才能找到一個位置站著。太平橋、平安里和積水潭三站下車的乘客較多,從積水潭開出之后,車廂內才松快了些。
太平橋站顯示屏
在太平橋站站臺,站臺門上的一塊顯示屏能夠實時顯示下趟列車的擁擠度。早高峰時段,開往牡丹園方向的列車,位于車廂中部的第2、3、6、7車廂顯示黃色的“相對擁擠”,車頭車尾兩節車廂,以及中間兩節橫向座椅的車廂則顯示“舒適”。目前,19號線高峰最小間隔為6分鐘,在城區大部分線路間隔已經跑到2分鐘,這樣的間隔讓等車乘客感覺明顯大了不少。“如果車能來得再快一點兒,體驗會更好。”一位乘客說。
19號線4座車站的開通,也給一直以來滿載率較高的4號線南段“減壓”。“以前從馬家堡站上車,至少得在站臺等一趟才能上去。今天雖然人也不少,但現在不用等就能上了。”經常坐4號線王先生說,19號線通車之后,自己能感覺到4號線更好上車了。
19號線乘車小貼士:
1、19號線高峰期乘客較多,想要找個寬松的地方,可以選擇車頭或車尾兩節車廂。中部的4、5兩節車廂是橫向座椅,車廂內的座椅較少,如果想要找個座兒,最好避開這兩節車廂。
2、19號線的車頭車尾不設置封閉的駕駛室,列車行駛時,乘客可以從車廂內近距離看到司機駕駛列車的場景,感受地鐵司機駕駛視角。
3、除了自動售賣機之外,19號線部分車站還設置了自助拍照設備,可以隨時拍攝證件照、大頭貼等,十分方便。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