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昨晚(9月25日),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花卉布置全部完工。今年擺花采用什么主題?有什么亮點?記者采訪了國慶花壇總設計師、北京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藍海浪。
記者:今年國慶擺花的特色是什么?
藍海浪:花壇布置主題為“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所有花壇都緊緊圍繞這一主題。天安門廣場中央花壇和雙子座大廈、京西賓館主題花壇直接體現了主題,寫有“喜迎(慶)二十大”的字樣。
雙子座大廈“喜迎盛會”。
記者:去年的廣場中央花壇是10朵巨型仿真花,今年則采用了花果籃的形式,這出于什么考慮?
藍海浪:今年的花果籃中有牡丹、月季、菊花、向日葵等10種花,還有蘋果、石榴、桃子、葡萄、西瓜等10種水果,寓意著“十全十美”。花果籃的顏色搭配非常喜慶,體現花團錦簇、碩果累累,也象征著過去十年來國家取得的碩果累累。
記者:長安街沿線的14座主題花壇,除了國家層面的發展進步,也飽含著百姓的日常點滴。
藍海浪:的確,我們做花壇要接地氣,反映日常生活,跟你我、跟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比如西單東南角的“綠色生活”花壇,就融入了露營、野餐等戶外潮流生活方式。而在西單西南角的“富裕生活”花壇,用小木屋、金色的滾滾麥浪和塞滿了瓜果蔬菜的卡車等園藝小景,表現一派豐收景象,既貼近鄉村生活,又強調了糧食安全。
記者:您連續多年擔任國慶花壇總設計師,怎樣做到年年創新?
藍海浪:我參與國慶花壇設計已經有25年了,創新的最大秘訣就是要保持年輕的心。我和團隊每天都要看新聞、讀報紙、刷學習強國,比如我們對亞洲象遷徙的新聞很關注,這次設計“綠色發展”主題花壇時,就把亞洲象作為主要形象之一。大象、熊貓、麋鹿、沙燕等動物自由棲息,反映環境改善的。
我們不但要學習理論,還要去實踐、去體會。冬奧會之前我自學了滑雪,所以去年做花壇的時候,就把冬奧元素融入進去。
設計的靈感有時突然而至,我們都會馬上拿起手頭的筆記錄下來,沒有筆就記在手機上。有好幾次,我在餐廳里吃飯時突然有了靈感,就直接用點餐的鉛筆,甚至是餐巾紙畫下來。
記者:今年哪個花壇的設計稿修改次數最多?
藍海浪:每一個花壇方案都會經歷反復修改,長約半年時間。今年最復雜的,也是創新性最強的是東單西南角的“共享發展”花壇。“共享”這個概念比較抽象,要巧妙表現出來并不容易。最終,我們加入了數據交互、北斗導航、智慧城市等意向。就拿數據交互來說,它是很難表現的,我們就搭建了電子幕布,夜幕降臨之后,燈光和色彩在上面流動,能夠一目了然地表達主題,同時又不失喜慶熱鬧。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