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1月7日10時,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門口,百余名小學生頭戴黃色安全帽,身背水壺,排著整齊的隊伍,準備向田村山出發——本學期起,該校三、四年級共28個班級每周拿出一天,將體育課搬到山上,讓孩子們在寬敞的空間里盡情撒歡兒。
一路上,四個體育老師隨行,一個領路,一個殿后,另外兩個老師行走在隊伍中間;全程陪護的還有三名保安和一名校醫。孩子們一路走著,一路哼著唱著,不一會兒就走出了校園所在的玉海園社區,來到玉泉路與田村山南路的交叉路口。在這里,海淀區交通委、田村路街道辦事處的多名工作人員早已就位,在他們的指引下,孩子們十多米的隊伍有序通過。沿著玉泉路一路向北,沒走幾分鐘拐彎后開始上山,和煦的陽光照耀下,孩子們的小臉已經微微泛起了紅色,有的拉開了外套拉鏈,有的用手抹著細汗。
“孩子們,我們到啦!”領隊的體育教研室主任楊春生話音落下,田村山體育中心足球場的大片綠茵映入眼前,孩子們大聲歡呼起來。上過廁所,脫下外套,放下水杯,孩子們迅速以班級為單位各就各位,簡單地熱身后,高抬腿、折返跑、接力跑,柔軟的人工草坪上,孩子們甩開雙臂,肆意揮灑著汗水。校長王紅艷站在一旁,不時為奔跑著的孩子喊上幾句“加油”,與孩子們共同沉浸在運動的快樂中。
王紅艷7月初到玉泉小學履職,剛到任,她就注意到,運動場地是學生體育鍛煉的一大制約因素:不大的操場幾乎是滿負荷運轉,最多的時候,七八個班級同時在操場上體育課。怎么辦?她想到了向街道求助,試圖為孩子們在校外拓展運動空間。在街道的協調下,田村山體育中心向學校伸出援手:每周一至周五五點半之前,孩子們可以在中心的足球場上免費活動。除了在第三四節課、五六節課安排體育聯課外,學校還在3點半到5點半設置了體能加油站,為五、六年級那些體能需要重點加強的孩子們“開小灶”。
運動場地擴容,運動效果更有保障了。兩個多月過去,孩子們的變化顯而易見。“第一次來這里上課的時候,有的孩子到了就累得走不動了,得坐車下山。現在一個小時的運動結束,所有的孩子們都能精神抖擻地走回學校。”王紅艷說,學生在體育課上的表現也越來越好。“有了健康的身體,孩子們的心理也會更加積極,這樣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希望更多學生因為這特別的體育課愛上運動,為一生的健康奠基。”王紅艷說。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