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6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官網發布公告,正式裁定“Facebook數據泄露門”中的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通過欺騙性的方式獲取了數千萬Facebook用戶的個人信息,并用來影響他們在美國大選中的投票行為。
FTC在官網發布公告。
2013年,劍橋分析公司找到劍橋大學教授Aleksandr Kogan合作,研究如何利用固有心理特征影響選民行為。Kogan為此開發了一個性格測試應用程序(GSP App),未經同意收集了數千萬Facebook用戶及其好友的個人信息。
“Facebook數據泄露門”于2018年3月被首次披露,引起了全球范圍的關注。今年7月,FTC宣布與Facebook就該事件達成一項50億美元的和解協議。同時,FTC還宣布對劍橋分析公司、以及該公司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Nix和Kogan啟動獨立的執法程序,Nix和Kogan只同意了這一行政指令,但沒有回應FTC的相關指控。
FTC認為,GSP App欺騙性地告知Facebook用戶在使用該App時不會收集使用者的姓名以及其他可辨識身份的信息,但實際上卻收集了用戶的賬號 ID,并通過ID關聯到他們的Facebook個人主頁。
最開始,該App只在Facebook上獲取了超25萬使用者的個人信息,但后來通過這些使用者的Facebook好友信息,最終獲取了8700萬Facebook用戶的個人信息。
此外,FTC還指出,劍橋分析公司在參與歐盟—美國隱私盾框架(EU-U.S. Privacy Shield)時也有欺騙性行為——加入該協議的公司允許在美國和歐盟之間合法地跨境傳輸個人數據。所以,FTC禁止該公司在其保護個人數據方面歪曲事實,并禁止該公司繼續參與隱私盾框架以及類似管理組織。
因此,FTC一致投票裁定該公司的做法具有欺騙性。FTC在公告中指出,劍橋分析公司從未對FTC的法律訴訟做出回應。根據FTC發布的指令,劍橋分析公司必須刪除其從Facebook用戶那里收集的所有數據,并且今后不得對其收集數據的方式作出虛假陳述。
值得注意的是,劍橋分析公司已經于去年5月宣布進入破產司法程序并結束營業。有觀點認為,本次FTC的指令只是象征性的。
熟悉美國司法程序的業內律師則告訴南都記者,既然劍橋分析公司曾被FTC起訴,那么從司法程序上來說,FTC需要對裁決結果有一個最終的說明,相關訴訟就可以依照該指令來執行。
“比如,該公司雖然已經倒閉但可能還有很多個人數據沒有刪除,管理該公司破產程序的人員就可以依據FTC的指令,完全刪除該公司以前收集的個人信息。”她說。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