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消息,IDC《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IT安全硬件市場跟蹤報告》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IT安全硬件市場廠商整體收入為8.79億美元(約合61.7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長16.6%。前三季度(1-9月)IT安全硬件市場整體收入為19.8億美元(約合138.9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12.5%。
伴隨全球各行各業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越來越多的IT系統和IT技術在幫助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也使得企業級用戶的可攻擊面進一步擴大。企業內外部的IT系統和平臺變得更加“易攻難守”。IDC認為,在數字化轉型的推動下,數字信任時代來臨。
數字信任可以在多個主體的決策中反應其對彼此的信任程度。IDC數字信任框架主要解決風險和信譽兩個問題。從風險的角度來看,企業級用戶需要解決內部IT風險以及共享IT資源的風險,這兩個層級都要求企業積極構建主動安全防御體系。在中國,安全硬件作為企業級用戶所青睞的產品部署形式成為了其構建主動安全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IDC定義下的網絡安全硬件市場分別由安全內容管理(SCM)、傳統防火墻(Traditional Firewall)、UTM防火墻(UTM Firewall)、統一威脅管理(UTM)、入侵檢測與防御(IDP)、虛擬專用網(VPN)構成。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網絡安全硬件市場的關鍵廠商表現如下(由于數字四舍五入的原因,數字可能存在微小誤差):
IDC中國網絡安全市場分析師王一汀表示,在國家政策法規和數字化轉型的共同推動下,網絡安全硬件市場仍將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2019年第三季度,政府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項目、金融機構數據中心、信息中心升級改造等項目的大規模集采一定程度上逆轉了上半年網絡安全硬件市場增速放緩的態勢。
從硬件產品的角度來看,集成眾多安全能力的UTM類型產品在整體網絡安全市場中蓬勃發展。但正是由于UTM產品的快速發展,IPS等傳統的防御類產品的市場份額開始呈現下降趨勢。整體2019年網絡安全市場是否可以保持歷年增速進一步發展還有待觀察,IDC將持續跟蹤。
IDC定義更新:
傳統防火墻:傳統防火墻是使用數據包過濾、狀態檢測或代理等一種或多種功能來對網絡流量進行過濾的產品。
統一威脅管理:UTM安全設備集成多種安全功能于一體。與其他細分市場相比,該設備須具有防火墻、應用和用戶身份識別與控制、入侵檢測與防御以及防病毒(AV)網關的功能。除強制性應用程序外,UTM設備還可以托管其他安全或網絡功能。
UTM防火墻:依托于UTM平臺,僅開啟防火墻功能,并按防火墻進行銷售的產品。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