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中國企業渴望使用 5G 將帶來顯著增本增效
張同須首先介紹了 5G 在全球的部署情況:目前,全球 63 家運營商實現 5G 商用;381 家運營商投資 5G,進行網絡部署和測試驗證。
韓國和美國是全球最先商用 5G 的國家。5G ToC 業務發展最為迅猛的是韓國,發力 VR/AR 業務,5G 流量增長迅猛。根據韓國公布的 2020 年 1 月的數據,當月 5G 在韓國網絡流量中占比為 21.6%;使用 5G 的用戶人均月流量中,4G 流量 8.5GB,5G 流量 27.1GB。
美國運營商則延續 4G 初期的發展策略,當前主要使用 CPE 設備開展家庭固定接入服務。光纖普及率低及建造成本高昂拖累了美國 5G 普及,2019 年美國光纖入戶普及率僅 25%,運營商要為每個光節點的部署支付平均 2000 美元的費用。
而中國 5G 全球商用網絡規模最大,已建超過 20 萬站,其中中國移動已建 14 萬站,2020 年底三大運營商將建成超過 55 萬站,覆蓋中國 340 個主要城市。中國的 5G 用戶數也最多,已超過 5000 萬。
在中國 5G ToB 業務發展方面,一方面市場廣闊。GSMA 數據顯示,2030 年 5G 賦能的全球垂直行業市場規模將達 7000 億美元,2/3 中國企業渴望使用 5G;試點表明 5G 也能帶來顯著增本增效,中國移動與羅博特科合作進行基于 5G 邊緣計算的智能柔性生產試點,使其生產效率提升了 30%、人工成本降低了 40%;但不同垂直行業企業的需求碎片化程度極高,帶寬、上下行速度、最大連接數、數據傳輸頻率等存在較大差異,需進行定制化服務。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 5G 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
5G 標準第一版 R15 為 2019 年商用奠定基礎,同時 3GPP 在疫情期間仍持續推進 R16 按時高質量完成,并啟動 R17 演進技術的研究和標準化攻關,不斷提升 5G 網絡性能和服務垂直行業的能力。但受最新疫情影響,R17 標準時間將整體推遲 3 個月;
除標準凍結時間推遲外,終端推廣、產業鏈各環節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另外,各國運營商 2020 年 5G 發展策略差異也較大。歐美放緩 5G 建設進度,中韓政府驅使運營商增加 5G 建設資本支出,其中中國加大對新基建的推動和支持力度,助力經濟增長。
今年 Q4 實現 SA 商用 提供三類行業專網
2019 年 5G 商用元年,三大運營商基本以 NSA 非獨立組網的方式建設 5G,而今年則都轉向了 SA 獨立組網,以推動 5G 在垂直行業的應用。
張同須表示,中國移動正加快引入 5G SA 網絡,把握賦能千行百業的新契機。5G SA 從架構(服務化、軟件化、智能化)、技術(網絡切片、邊緣計算、專屬上行)、服務(多量綱、定制化、專網、能力開放)多維度創新,能更好滿足垂直行業多樣化場景需求。
在他看來,面向 5G SA 商用,2020 年已具備可行性。一方面,按照新一代網絡的成熟節奏,經過一年多打磨,標準及產業可基本滿足商用要求;另一方面,行業應用的需求摸索日漸深入,已對 5G SA 能力提出要求。60% 以上垂直行業存在 5G SA 需求,NSA 無法滿足。
中國移動也正推進 5G 行業專網進一步滿足行業應用需求。
他介紹,中國移動歸納出港口、醫院、室內工廠、校園、交通等十余個場景,根據覆蓋區域、性能指標、隔離安全等方面的不同,提供三類行業專網滿足行業應用需求,包括優享、專享、尊享,網隨業動、按需建網。
其中優享包括:業務優先調度、按需靈活配置、優先服務保障;專享包括:網絡切片服務、數據不出場、專屬網絡服務;尊享包括:尊享定制體驗、網絡資源獨享、VIP 駐場服務。
中國移動還在打造公專網融和一體網絡,構建持續性低成本行業專網。將公網專用,依托 2.6GHz+4.9GHz,既保證廣域覆蓋能力,又兼顧局域特殊需求。
不過張同須指出,目前 5G 行業模組尚處于產業初級階段,這也是 5G 在垂直行業應用的阻礙之一。中國移動多項舉措并行,正全力推進產業成熟化。包括技術攻關,以新功能降功耗,力爭年底平均功耗降低 15-20%;標準先行,以規模上量,構建生態降成本、推動 5G 通用模組行業標準;帶動產業,以規模試驗促成熟,2020 年 Q4 實現 SA 成熟、具備商用能力。
此外,在推進 5G 行業創新應用方面,中國移動發起成立了 5G 聯合創新中心,建設 23 個開放實驗室,引入了上千合作伙伴;打造了 106 個集團級、600 + 省級示范項目;并推出雙百億計劃,與合作伙伴合作分享拓展 5G 創新應用。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