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兩市沖高回落,截至午間收盤,上證指數下跌0.33%,深證成指下跌0.36%,創業板指下跌0.71%。
在銀行保險持續上漲的帶動下,上證50指數盤中逼近前期高點。兩市半日成交額為4758.68億元,其中滬市1827.17億元,深市2931.51億元。
中金公司表示,目前復蘇態勢仍較為確定,市場后續仍有空間、不宜悲觀。綜合來看,目前增長形勢和企業盈利可能繼續向好,疫情雖有局部反復,但對經濟傷害可能會大幅小于上半年;市場中長期的向好因素并未改變。
量子技術板塊爆發
10月19日,兩市沖高回落,截至午間收盤,申萬一級28個行業中國防軍工、銀行、通信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1.01%、0.93%、0.90%;醫藥生物、電氣設備、食品飲料行業跌幅居前,分別下跌1.72%、1.28%、1.25%。兩市上漲個股數為1663只,下跌個股數為2079只。
在今日的市場中,表現最為強勢的當屬量子技術板塊,截至午間收盤,量子技術指數上漲5.15%,板塊內藍盾股份、中信國安、盛洋科技漲停,國盾量子漲逾14%。
值得注意的是,9月25日上市的中天火箭今天繼續漲停,上市后仍未打開漲停。在互動易上,已有投資者提問公司是否有量子技術相關的技術和應用,中天火箭予以否認。
中金公司認為,量子技術屬于前沿技術之一,當前正處于從科研走向應用的關鍵時期,相關會議的召開有望加速國內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發展,建議關注相關產業戰略性發展機遇。粵開證券也表示,政策推動下,量子科技布局具有中長期邏輯,但部分核心標的在近期市場已有所表現,資金有提前埋伏的跡象,短線追高需謹慎。
金融股估值持續修復
10月19日,金融股繼續上漲,為指數保駕護航。截至午間收盤,銀行、保險板塊個股多數上漲,銀行指數上漲0.87%,保險指數上漲0.85%。值得一提的是,今日盤中,平安銀行、寧波銀行股價創歷史新高。
中證君注意到,上周(10月12日-10月16日)銀行、保險等金融股已經迎來整體上漲行情。指數方面,數據顯示,銀行指數、保險指數上周分別上漲5.93%、5.53%,表現遠遠超過三大指數同期表現。
個股方面,上周杭州銀行以13.05%的周漲幅排名第一,平安銀行、寧波銀行、光大銀行、成都銀行、常熟銀行、中國人壽周漲幅均超過10%。
金融股的爆發,或與一則“利好”相關。10月14日,央行召開金融數據季度發布會,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宏觀杠桿率會出現階段性的上升。宏觀杠桿率的回升是宏觀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國民經濟恢復的一個體現,應該允許宏觀杠桿率有階段性的上升,擴大對實體經濟的信用支持。
方正證券分析師胡國鵬認為,當前金融股具備崛起的條件,核心在于經濟加速復蘇、業績三季度邊際改善、基金持倉和估值處于低位、前期負面因素緩解,疊加順周期行業大多在10月創出新高、港股中內地銀行指數先行反彈超10%。多重因素共振下,金融股估值修復一觸即發。
“當前經濟復蘇漸入佳境,四季度存在內外需共振的可能性,經濟進一步復蘇的大環境下,大金融中的銀行將受益于資產質量的提升、不良率的下降,保險則受益于需求復蘇帶來的長端利率上行,從而帶來資產端收益率的抬升。”胡國鵬具體分析道。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晨明此前表示,市場對第二年的經濟預期不悲觀情況下,每年四季度容易出現低估值藍籌的估值切換行情,當前經濟修復的趨勢意味著今年四季度“日歷效應”出現的概率比較高。具體來看,保險、銀行在四季度上漲概率超過70%。
節后融資客加倉351億元
在資金面上,在連續三個交易日的凈流出后,今日北向資金繼續凈流出,數據顯示,截至午間收盤,北向資金凈流出22.21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凈流出3.78億元,深股通資金凈流出18.43億元。
10月9日以來,市場中風險偏好較高的融資客持續加倉,數據顯示,截至10月16日,節后6個交易日兩市融資余額累計增加351億元。
從行業情況上來看,數據顯示,節后6個交易日,申萬一級28個行業中有23個行業融資余額增加,融資余額凈買入金額前三的行業分別為電子、醫藥生物、電氣設備行業,凈買入金額分別為55.00億元、46.97億元、40.40億元;僅有銀行、食品飲料、休閑服務、綜合、商業貿易行業出現融資凈賣出,分別凈賣出4.42億元、2.32億元、0.93億元、0.73億元、0.60億元。
興業證券表示,整體市場近期圍繞著內外部環境積極變化,處于風險偏好提升窗口期,這有助于改變前期較為低迷的情緒,提升投資者風險偏好。
市場有望沖擊3500點
在銀行保險持續估值修復、量子科技爆發上漲的情況下,對于當前市場如何看?
中信證券表示,國內基本面超預期改善會不斷抬高市場底線;美股修復的趨勢日益明朗;IPO和增發減持對市場資金分流有限,不改變內外資金凈流入的狀態。A股的中期慢漲已經啟動,并將持續數月。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盈利超預期、風險偏好回升將支持震蕩上行格局,市場有望沖擊3500點的區間上沿。
對于市場配置,中信證券表示,建議繼續關注順周期板塊和科技龍頭。前者包括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和弱美元的有色金屬和化工,以及受益于國內消費修復的部分可選消費板塊;后者建議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另外,還可關注“十四五”主題中市場認知相對不足的品種,包括產業政策相關的軍工電子、信息安全、半導體和光模塊;人口政策相關的母嬰板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