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綠水青山的懷抱中,越城區把美麗城鎮建設作為進一步改善城鄉面貌、加快城市化進程、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戰略節點,推動鎮街找準“路子”,邁開“步子”。越城區美麗城鎮正與美麗城市、美麗鄉村一起,勾勒出越城全域美麗新畫卷。
全方位描摹秀美宜居環境 實現功能便民環境美
越城區堅持在古鎮的保護和開發中謀求發展。對內修舊如舊,加大古宅保護力度;對外拓空間,延展一幅靈動的山水畫卷,持續推進五水共治,并打造水域沿岸綠色慢行系統,繪就“一江春水穿城過”的動人畫面。此外,越城區各地街景改造等項目相繼實施,充分挖掘域內魯迅文化等歷史基底文化,打造有主題的景區村落,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高質量推進全域都市化 實現共享民樂生活美
越城區高起點謀劃城鄉規劃建設,明確了村莊空間布局,實現了城鄉規劃無縫對接,全區農村實現了硬化、亮化、綠化。越城區還完善了城鄉一體的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區服務等城鄉均衡發展的社會事業發展相關政策,加快城鄉并軌發展。在孫端街道,村鎮融合發展,村民享受與城里人一樣的便捷的公共服務,
另外,將地域相鄰、人緣相親、資源稟賦相近的幾個村組團為一個片區,整體規劃,統籌資源開發利用、統籌基礎設施配套、統籌公共服務、統籌基層組織建設,“成片連線”建設發展,這是越城區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主推形式,達到了資源要素優化配置、集約利用的目的。
多元化促進產業業態培育 實現興業富民產業美
在全域美麗城鎮建設過程中,越城區結合自身產業特點,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推動產業的深度融合。斗門街道重點發展新型工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在東浦街道依托黃酒小鎮等生態資源發展生態旅游業,在孫端街道發展文旅融合的創意農業。
越城各地圍繞“產業美”,建設特色產業集群,不斷完善“低散亂”產業整治機制,推進小微園區建設,培育新型業態,為城鎮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越城區斗門街道通過大企業帶動,利用家電龍頭企業蘇泊爾的優勢,引進配套中小企業,成立蘇泊爾配套產業園區,致力打造智能家電上下游產業的集聚區,形成了“一家龍頭企業帶動一個集群產業”的特色。
高水平提升城鎮內在氣質 實現魅力親民人文美
城鎮之美,美在如詩如畫的生態環境,更美在細膩無聲的文化浸潤。近兩年,越城區在推進全域美麗城鎮建設過程中,秉承“以家風帶動民風、以文化滋養文明、以道德引領風尚”的思路,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讓文明新風吹遍鄉間田野。
以文化禮堂為平臺,豐富農民文化生活。越城致力把文化禮堂打造成為“農村精神文化棲息地”,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文化服務,讓其在“身有所棲”后“心有所寄”。目前,越城區已遍地開花,成為越城農村的文化地標和群眾的精神家園。
打造智慧城鎮新模式 實現善治為民治理美
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接入“四個平臺”、社會治理矩陣式智治平臺……一大批美麗城鎮智慧化服務治理平臺相繼出爐,成為越城區全域推進美麗城鎮全域治理美的美好示范,詮釋了互聯網新技術助力美麗城鎮產業優化發展、再上臺階的源源潛力。目前,越城區社會治理矩陣式智治中心已縱向實現省、市、區、鎮街、村社網格、群眾上下貫通;橫向整合平安信息系統、基層治理“四個平臺”、“智慧城管”、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平臺,實現各部門數據統盤、統管、統用。中心投用以來,已累計處置各類事件25萬余起,其中,75%以上在鎮村解決,并逐漸形成“數據采集、即時感知、閉環處置、分析研判、評價反饋”的工作體系。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