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共享灣區好物 促進融通發展(主題)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購物節火熱進行中(副題)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購物節”自9月2日正式啟動以來,粵港澳三地內包括美食、美妝、數碼、家電、個護、家居、服裝等100余個產業帶、29.8萬個知名品牌、1300多萬件商品亮相購物節,為消費者奉上一場精彩的購物嘉年華。92件灣區好物組成“夢之隊”在淘寶天貓集中亮相,點燃全民購物熱情。共建消費樞紐,共享品質生活,為期20天的大灣區購物節,除了“買買買”,同時也是一次文化交流互通的盛宴,展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強勁產品實力、龐大消費力以及豐厚的文化底蘊。
抓得住的市場機遇
受疫情影響,港澳的零售業受到打擊,面臨很大的經營壓力,本次大灣區購物節的舉辦對接了內地城市的旺盛消費需求,對于商家而言是一個打開產品銷路的好契機。背靠發達的制造業體系,購物節以花樣百出的營銷新模式、完備便利的物流配套贏得消費者青睞,為眾多商家提供了新的機遇。
疫情期間外出就餐不便,快速加熱即可享用美味的速食菜、半成品菜成為許多人的首選。瞄準市場需求動向,香港日日煮品牌在天貓平臺上線快手菜,以港式花椒雞、鮑汁撈飯等港式風味俘獲消費者的味蕾。大灣區購物節期間,日日煮旗艦店銷量增幅高達663%。
線上市場的開拓給許多企業帶來發展契機。主打餐飲酒樓運營的香港稻香集團自開拓線上銷售渠道后,不到半年已經實現了增長300%,未來將考慮物流設倉,提供更好的冷鏈物流保障,實現更高效的供給。中藥老字號品牌“馬百良”直播推出秋梨蜜、秋梨糖果等更年輕化的天然保健食品,消費者互動人數同比增長113%。
中秋佳節將至,以香港美心月餅、澳門英記、陶陶居等為代表的粵港澳大灣區一眾老字號紛紛釋放創新潛力,通過互聯網將特有的“廣府文化”帶到全國,讓消費者足不出戶走近傳統文化,品嘗傳統味道。陶陶居研發“黑科技”音樂月餅盒,邊聽粵曲小調邊品嘗月餅的新體驗深受消費者歡迎,吸引數萬人線上購買。
買得到的品質好物
大灣區購物節,商家平臺誠意滿滿,消費者購得開心。
“小時候拿著5毛錢跑去小賣部,喝上一瓶沙示汽水是最快樂的事,沒想到,在大灣區購物節也能買到。”日前,林先生網上下單了一箱汽水,準備和發小一起回味分享。在本次購物節上,不少定居外地的廣東人,購買了這款特色國產飲料,尋找童年記憶。“還是以前的味道!懷念!”“夏日必備神器,清爽又解渴”“快遞給力,送貨上門”,消費者在評論區留言,表達對產品的喜愛和物流配送便捷帶來的舒心購物體驗。
由于許多平臺在深圳和港澳設置了前置倉,600多種商品直供港澳,消費者不必選擇轉運商,便可以直接享受滿額包郵的次日達、隔日達服務,大大增加了購物的便利性。自稱“重度網購人士”的香港青年郭駿杰每周都要網購至少四五次,小到碗、水杯等生活用品,大到吸塵器等家具家電,日常生活所需大多可以用網購搞定。各個網絡購物平臺的入駐解決了物流問題,也提供了多元化的支付方式選擇。
看得見的經濟發展
購物節廣受歡迎,是大灣區經濟繁榮發展的一個縮影。隨著灣區生活圈互聯共通,港澳居民迎來了更多的生活工作空間。
大灣區購物節期間,淘寶美妝主播、香港青年羊大咩每天都在深圳做多場直播帶貨,單場最高觀看量達8萬人次。隨著灣區融合發展,她正考慮舉家遷往深圳,“來內地工作生活,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自然就有了更美好的生活”。
直播的興起拉動了粵港澳地區的經濟發展。“期待這次大灣區購物節能帶給港企思維沖擊,引起更多老字號奮進大灣區的興趣。”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常務會董黃偉鴻介紹,今年3月以來,香港中華廠商聯合多個機構推出“香港百店”興經濟創未來計劃,以直播帶貨模式助力香港企業開拓內地市場。
4月21日,由澳門企業與內地企業攜手打造的“澳門直播基地”正式開業,至今已組織了近萬場直播帶貨活動,累計走訪和對接澳門本土品牌超100家,引導成交額超過1個億,近百萬件澳門商品通過直播間進入全國消費者家中。
(光明日報記者 龔亮 光明日報通訊員 陳澤華)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