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9月17日,生態環境部公布第二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第二批典型案例,第二批案例涉及吉林、山東、湖北、廣東、四川五省和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兩家央企相關問題。
案例一:
吉林省遼源市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工作不力,“十三五”能耗雙控兩項指標均未完成目標任務,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簡稱“兩高”)項目違法建設、違法生產問題突出,遼源市市減污降碳形勢極為嚴峻。
案例二:
山東省濟寧市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決策部署不力,違規審批礦山開采,綠色礦山創建工作進展緩慢、不嚴不實,督察整改不到位,部分礦山開采導致生態破壞嚴重,環境問題突出。
案例三:
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的九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內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滯后,生態流量不能穩定下泄,影響保護區生態環境。
案例四:
廣東省清遠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工作長期滯后,環境污染問題突出。清遠市對生活垃圾處置重視不夠,焚燒處置項目推進不力、滲濾液收集處理不善、填埋場地下水污染、垃圾違法傾倒多發頻發。
案例五:
四川省眉山市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黑龍灘水庫周邊違法開發房地產項目,擠占黑龍灘水庫生態空間,嚴重破壞水源地生態環境,威脅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案例六: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其下屬中國有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不落實,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下屬鉭業公司擅自將2017至2019年期間產生的約4500個甲基異丁基酮廢包裝桶作為普通廢鐵,分3批非法出售給沒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石嘴山市亞峰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回收利用,非法處置危險廢物,違法違規建設生產。
案例七:
中國黃金及其下屬企業推進礦山綠色開采和修復治理工作不力,等待觀望、不嚴不實等問題較為突出。位于東北大小興安嶺、內蒙古草原草甸、陜西秦嶺等區域的中國黃金下屬黑龍江烏拉嘎金礦、內蒙古礦業、遼寧排山樓金礦、陜西潼關中金黃金礦業等多家企業,存在礦區范圍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疊、違法違規侵占草原、生態修復嚴重滯后、生態破壞比較突出等問題。
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截圖
相關鏈接:
典型案例丨吉林省遼源市能耗雙控工作不力 “兩高”項目違法問題突出
典型案例丨湖北省通山縣九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滯后
典型案例丨四川省眉山市違法開發房地產 黑龍灘水源地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典型案例丨中國有色集團下屬東方公司非法處置危險廢物 違法違規建設生產
典型案例丨中國黃金集團部分企業推進礦山綠色開采和修復治理工作不力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