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華全媒+丨聽!這一刻的沈陽
新華社沈陽9月18日電
新華社記者
2021年9月18日9時18分。這一刻的沈陽,鐘聲、警報聲、汽車火車鳴笛聲交織在一起,響徹全城,震撼人心。
此刻的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廣場,巨大的殘歷碑上定格著時間——1931年9月18日,沉悶而有力的鐘聲伴隨著尖厲警報聲,敲擊著現場每一個人的心靈:勿忘九一八。
這是9月18日拍攝的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此刻的京哈鐵路上,39歲的高鐵司機王偉駕駛著G8103次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減速駛過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此刻的王偉心緒難平:“當年日軍制造柳條湖事件的地方,已經建成了高鐵,可以告慰先烈。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的中國。”
1931年9月18日夜,日軍炸毀了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炮轟北大營,進攻沈陽城,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由此爆發。
當年日軍在鐵路爆破點建立的紀念碑早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中國人修建的九一八事變紀念石碑。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沈陽工務段員工彭偉每當路過石碑,都會駐足停留。
這是9月18日拍攝的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此刻的彭偉靜靜佇立在石碑前。“維修好線路,看護好石碑,是我回報祖國的最好方式。”他說。
此刻的北大營舊址陳列館前排滿了人群。由于不抵抗政策,90年前的那個夜晚,北大營輕易陷落。
“落后就要挨打,要讓我們的子子孫孫記住這一天,歷史不能重演。”76歲的沈陽市民范學文說。
9月18日,沈陽街頭的車輛停駛鳴笛。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此刻的沈陽城九條路十八條街,所有機動車輛停駛鳴笛,行人肅立。在北陵大街,一對夫妻帶著孩子站在斑馬線處神情凝重,聆聽警報;在觀泉路,近百輛車輛紛紛停車鳴笛,聲音響徹天地。
35歲的貨車司機陳亮重重按著汽車喇叭,凝視著前方。“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應該牢記九一八,這一天是國難降臨的日子。”他說。
這是9月18日拍攝的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此刻的沈陽市北塔小學,1200余名學生排列整齊地站在操場上。當警報聲響起時,學生們齊聲高呼“勿忘國恥,吾輩自強,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五年級二班學生朱雨澤說:“九一八事變是烙印在中華民族心上的恥辱。我們要努力學習,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志。”
此刻的遼寧,全省14座城市都拉響防空警報,趙尚志紀念館前擺放著人們送來的花籃。此刻,網民們紛紛轉發各類關于“勿忘九一八”的新聞和圖片。人們用這樣的方式拒絕遺忘,銘記歷史。
9時21分,警報聲和鐘聲消失在天際。面對著殘歷碑,90歲的抗戰老兵張健說:“90年過去了,但不能忘記這個慘痛的歷史教訓,要居安思危。”(記者徐揚、丁非白、于也童、趙洪南、崔師豪)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