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國迎來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全國各地農民分享豐收喜悅
今天(23日)是農歷秋分,我國迎來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的主題為“慶豐收、感黨恩”,主場活動聚焦長江流域,由浙江嘉興、湖南長沙、四川德陽三地代表長江流域承辦,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參加。
各地也將舉辦一系列極具鄉土氣息、現代元素的產品展示、民俗表演、為農服務等活動。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在國家層面為農民設立的第一個節日。下面到祖國各地欣賞豐收的美景,分享收獲的喜悅↓↓
吉林白山:五味子喜獲豐收 美了鄉村富了百姓
在吉林省白山市,渾江區三道溝鎮二道溝村的千畝五味子迎來豐收,當地種植戶正忙著采摘成熟的果子。
這位正在采摘五味子的農民是二道溝村的五味子種植大戶刁紅偉,現在他家的五味子種植面積有10多畝。
吉林白山渾江區三道溝鎮二道溝村村民 刁紅偉:今年的產量應該是在15000斤左右,大概能賣6萬塊錢左右。這幾年的總收入大概是在60萬左右,條件都提升了,以前的舊房子都蓋上新房子了。
據了解,二道溝村是典型的山區地貌,可用耕地少,過去沒有像樣的產業,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但村子沿鴨綠江畔,氣候條件優良,土壤肥沃,非常適合發展中草藥材。當地因地制宜發展五味子種植,成立了專業種植合作社,逐年擴大種植規模。現如今,五味子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今年,全村種植面積達1276余畝。
吉林白山渾江區三道溝鎮二道溝村黨支部書記 王祥:我們二道溝村在以前是個挺貧困的村,自從種上五味子,家家戶戶都富裕起來了。家家都蓋上了新房,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河北贊皇:秋收“曬”喜悅 葡萄迎豐收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節,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一串串香甜的葡萄,串起了農民豐收致富線。
走進河北石家莊市贊皇縣松會村的葡萄種植基地,一股沁人心脾的水果清香撲面而來,瑪瑙般的葡萄映在綠葉與藤蔓中間,一株株、一串串,晶瑩剔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采摘購買。
據了解,松會村是水庫移民村,人均耕地少、山地面積大,以前村民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一年到頭一畝地收入七八百塊錢,村里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2016年,在扶貧工作組的幫助下,該村開始種植葡萄,學習管理技術。經過幾年的努力,松會村家家戶戶都有了自己的葡萄園,村里建成了2100多畝的葡萄種植基地,這不僅讓本村的村民們有了可觀的收益,也讓周邊的種植戶在家門口找到了就業的門路。
河北石家莊贊皇縣松會村村民 路彥菲:我家種了三畝葡萄,有三四個品種。每年從7月份就開始熟了,一直能采摘到11月份。每年收入一畝地大概平均下來三四萬塊錢,現在日子真是越過越好了。
河北石家莊贊皇縣松會村駐村第一書記 王軟貞:為了更好增加群眾收入,我們開展多渠道銷售。2020年葡萄銷售額達到60多萬元,今年預計能達到80多萬元。
陜西興平:綠色發展拓寬致富路 迎來豐收年
金秋時節,陜西咸陽興平市豐儀鎮迎來了桃子大豐收,當地堅持發展綠色農業,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群眾增收的路子。
眼下正是桃子采摘的季節,豐儀鎮祖坡村村民劉玉鴿種植的大紅桃一個個又紅又大,豐收的喜悅掛在枝頭,也美在劉玉鴿的心里。
陜西咸陽興平市豐儀鎮祖坡村村民 劉玉鴿:種了四畝地,截至現在,一畝地能賣三四千塊錢。最后賣完,一畝地能賣到六七千塊錢。
像劉玉鴿這樣,通過引用新科技、種植新品種,得到實惠的還有高家村的村民們。今年他們選擇耐寒抗熱、適應性強、生長快、易栽培的兩個大蔥品種,種植了1000多畝,一年四季均可上市。每畝大蔥為農民增收近5000元。
此外,豐儀鎮還引進金果櫻桃、秦嫂子現代農業等涉農企業,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職業農民的引領的作用。2021年上半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8200元,收入同比增長7.6%。如今的豐儀鎮已經形成了以櫻桃、蔬菜、葡萄、地膜紅薯和優質高產糧食作物為主的產業格局。
陜西咸陽興平市豐儀鎮黨委副書記 白雨琪:今后,我們將堅持生態優先,讓咱們群眾的腰包更鼓,讓農村發展更美好。
甘肅酒泉:辣椒“映紅”豐收年
這兩天,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三墩鎮迎來了一年中最為忙碌的季節。種植辣椒的村民們采摘、搬運、裝車分工明確,忙得不亦樂乎。
甘肅酒泉肅州區三墩鎮三墩村辣椒種植戶 王強:種辣子十幾年了,每年都種十幾畝地的辣子。辣子產量也好,銷量也好,基本上不愁賣。
肅州區還通過引進辣椒加工龍頭企業、引進新產品、推廣機械化操作等大力引導農戶發展辣椒特色產業,探索促進群眾增收的產業發展新模式,帶動農民群眾持續致富增收。
甘肅酒泉肅州區三墩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 張峰:我們作為技術服務部門,將從新品種選育、新技術推廣、訂單化種植幾個方面給我們農戶保駕護航,做精做大、做強做優。
據了解,近年來,酒泉市肅州區三墩鎮因地制宜,按照“改品種、減人工、促經銷、深加工”的產業發展思路,建成8個百畝辣椒示范點,引進推廣11個新品種,辣椒種植面積穩定在3.5萬畝。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