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召開在即(引題)
中國3項目標進展超越了“愛知目標”(主題)
中工網北京9月23日電(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周懌)今天,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生態司司長崔書紅介紹,《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將于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兩階段在昆明召開,全面總結國際社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經驗,謀劃未來1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藍圖。
“本次會議是歷屆締約方大會最特殊的一次會議,也是歷時最長的一次會議。”崔書紅說,目前,第一階段大會議程基本確定,線上、線下參會代表正在完成注冊,各項準備工作正按計劃有序推進。
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王天喜介紹,云南省從會議服務保障、疫情防控、云南形象展示、營造社會氛圍等幾個重點方面做好COP15大會籌備工作。目前,大會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
崔書紅介紹,2010年,在日本愛知縣舉辦的COP10上,制定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2020目標,簡稱“愛知目標”,是國際社會為了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嚴峻形勢而制定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愛知目標”制定以來,在全球實施的總體成效不佳。
據悉,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認真落實 “愛知目標”,確定各項任務和責任。截至目前,已有3項目標進展超越了“愛知目標”。分別是第14項恢復和保障重要生態系統服務,第15項增加生態系統的復原力和碳儲量,第17項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13項目標基本實現,有4項目標取得階段性進展,中國實施“愛知目標”的總體情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崔書紅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推進生物多樣性價值主流化,加快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中重點突出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等任務,落實責任追究,完善生物遺傳資源獲取和惠益分享監管機制,抓緊建立外來入侵物種的預警和監測體系,提高應對新威脅和新挑戰的能力。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