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原標題:遵義會議精神指引老區闖出發展新路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豐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人在位于遵義市子尹路的柏輝章公館里召開會議,謀劃中國革命的道路。遵義會議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這場會議既是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凝聚集體智慧的典范,又是面對重大危機,萬眾一心、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典范。
在探索中反思,在絕境中奮起,在挑戰中開拓。遵義會議鑄就的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指引著遵義老區闖出一條發展新路,交出一份高質量發展滿意答卷。
讓紅色文化種子植根心間
1935年1月15日,黨中央在遵義城琵琶橋(后改名子尹路)東側87號柏輝章公館里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
1934年,慘烈的湘江戰役之后,中國工農紅軍從8萬多人銳減至3萬多人,缺糧少彈,疲憊不堪。
下一步該去哪里?在遵義,3天會議作出4項決定,革命航船開始撥正航向。經過一系列調整,糾正了“左”傾軍事錯誤和宗派主義組織錯誤,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和正確的軍事路線。
記者近日走入遵義會議紀念館,一名戴著紅領巾、身穿紅色講解服的小女孩,正為游客介紹遵義會議的歷史故事。她叫張瑞凝,是遵義會議紀念館的一名“小小紅色義務宣講員”。
“我們要運用好遵義會議歷史經驗,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在遵義,有數百名像張瑞凝這樣做志愿者的孩子。當地學校加強了紅色歷史教育,讓紅色文化種子植根心間。遵義市還將“長征故事進校園”活動與“新時代好少年”等主題教育融為一體,通過尋訪“紅色足跡”等形式營造學習紅色文化氛圍。全市大中小學校組建“紅色藝術團”,開展講紅色故事、演長征故事等校園文化活動,推動紅色文化在校園中傳播。
黨員領著干、工人跟著干
10月12日,在貴州仁懷市名酒工業園區,下派到山門崗企業的黨建指導員張懷杰正在為工人們授課。這是園區“綜合黨委”成立后,黨建指導員首次在沒有成立支部的企業為一線職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仁懷是遵義地區著名白酒產地,仁懷名酒工業園區共有酒類及配套產業、倉儲物流等企業92家,相關產業工人8000多名。
去年,園區按照“地域相近、行業關聯”的方法,將92家企業黨員聯合組建為6個企業黨支部、1個園區黨支部,并設立“綜合黨委”進行統一管理,同時注重園區工會組織作用,重點開展了“黨建帶工建”工作。
“綜合黨委”成立后,園區實行“黨員聯系車間制度”,每月組織車間工人開展一次交心談心活動,及時了解和解決困難職工身邊的急事、難事,讓職工感受組織的溫暖和關懷。此外,積極開展黨建引領下的“三個一批”活動,通過舉薦一批優秀黨員企業家、培育一批黨員業務骨干、選樹一批優秀黨員工人,做到“黨員領著干、工人跟著干”。
“黨的堅強領導,為企業提供了穩定的發展環境。”夜郎古酒業董事長余方強說。
鄉村振興有了新引擎
9月中旬的一天,凌晨時分,位于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鎮的中國辣椒城并未“安睡”,而是一片繁忙。從各地運來的辣椒,在這里集散,又走向全國。
“我靠種辣椒起家,吃‘辣椒飯’發‘辣椒財’。蓋樓房、供子女上學,還給自己買了養老保險……”遵義市播州區洪關鄉遵洪楊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明碧,帶動村民發展合作社,全村人都吃上了“辣椒飯”。
2014年,遵義為進一步做大做強辣椒產業,投資興建大型綜合交易市場——中國辣椒城。按建設規劃,辣椒城占地面積636畝,年交易金額可達100億元。2018年,遵義又提出新目標: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
小小辣椒,正成為遵義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據不完全統計,該市辣椒種植完成213萬畝,鮮椒產量268萬噸,綜合產值212億元,辣椒產業讓農戶129.81萬人受益。
遵義會議精神的光芒照耀黔貴大地,在歲月的洗禮中歷久彌新。紅色基因已經深深融入遵義這座城市的血脈,“紅城”兒女持續弘揚革命傳統、激發革命精神,苦干實干,實現老區舊貌換新顏。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