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建設美好家園不懈奮斗——4位住建領域黨員代表共話使命擔當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
新華社記者周圓、王優玲
“當時武漢正處于至暗時刻,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早就想出來做點什么。所以當接到指令讓我參加火神山醫院建設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終于輪到我上場了!”中建三局武漢知音城二期項目機電執行經理尹典說。
在中共中央宣傳部22日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尹典等4位來自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黨員代表圍繞“啟航百年新征程,展現住建新擔當”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2020年農歷大年三十,在接到參建火神山醫院指令的15分鐘內,尹典就趕到施工現場,與上萬名建設者一起,在知音湖畔吹響雄壯的戰斗號角,創造出火神山醫院短短十天內從無到有的“中國速度”。
從開建首日入場至關艙閉院離場,尹典在火神山醫院堅守83天,為在崗時間最長的建設者之一。“‘火雷奇跡’不僅是我們建設者創造的勝利,更是在黨的帶領下廣大人民群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所創造出的奇跡。”他感慨道。
在見面會現場,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三級主任科員婁煜帶來一張“貧困戶戶情譜圖”,圖中記錄著貧困戶的家庭結構,以及致貧原因、住房安全、義務教育等情況。
“這圖是借鑒了生物學中的遺傳系譜圖,通過繪制‘貧困戶戶情譜圖’,我用最短的時間熟悉了村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2019年7月,婁煜到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縣下莊鎮金旦村駐村扶貧,開展“廁所革命”、建立“愛心超市”,村里的人居環境、村民的精神面貌悄然發生著變化。
就業事關百姓生計、飯碗,是最大的民生。
“我們把招收代理站開到了鄉鎮,招生代理點開到了村里,把物業保安、家政、月嫂等崗位直接送到貧困戶的家里,送到了田間地頭。”鄭州圓方集團黨委書記薛榮介紹,該公司成立20余年來,累計安置下崗工人、農民工等群體超30萬人。
小小的公廁,讓上海靜安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靜環環衛分公司作業三部公廁班組監理李影建成了城市的文明窗口。
2005年,24歲的李影成為一名公廁保潔員。“必須靠誠實、勤懇的工作,獲得這座城市的認可。”她在公廁內點起了淡淡的檀香;擺放起了煙灰缸、洗手液;在墻上掛起了便民小藥箱和書報架;琢磨出“跟蹤式”保潔法,即每來一位客人,就進行一次打掃……公廁面貌煥然一新。
如今,“李影勞模工作室”成立。“現在要通過傳幫帶、發揮集體力量,讓優質服務走進上海的每一個角落。”李影說。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