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共議挖掘內蒙古沿黃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潛力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22日電(記者朱文哲)黃河幾字彎生態保護和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22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舉辦,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沿黃流域已成為內蒙古重要的經濟社會發展核心區,如何在做好生態保護工作的同時進一步挖掘內蒙古沿黃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值得關注。
“黃河流經內蒙古843.5公里,占黃河總長度的15.4%,流域覆蓋了內蒙古7個盟市。”研討會上,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包思勤說,“內蒙古的沿黃地區集中了內蒙古50%左右的人口,創造了內蒙古70%左右的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流域的煤炭、天然氣等能源資源豐富,耕地面積占內蒙古耕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內蒙古經濟發展核心區。”
據了解,內蒙古沿黃地區擁有5個國家地質礦山公園、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有草原、濕地、河流、湖泊、沙漠、戈壁等多種自然景觀,是黃河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文化和旅游學系主任黃瀟婷認為,要以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為契機,在產品規模化、體驗主題化、區域一體化等角度發展世界級的旅游品牌和線路產品。
“要建立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創新體系,強化黃河文化傳承創新區域性互動,做好黃河流域文化旅游規劃體系,完善黃河流域文化旅游創新體系,構建黃河流域文化旅游產業體系和保障體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唐金培說。
內蒙古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杜鳳蓮表示,全域一體化是黃河幾字彎文化旅游帶建設的主導路線,要逐步實現空間布局、資源利用、產品開發、資源服務等方面的一體化,以更好實現內蒙古沿黃流域旅游產業的生態化和生態的產業化發展。
此次研討會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主辦,旨在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保護傳承和弘揚好黃河文化,更好地講好黃河文化故事,推動內蒙古黃河幾字彎生態保護和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