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 據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消息,10月2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對外發布《關于新時代加強和創新環境資源審判工作 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意見》全文分為五個部分,共20條,對新時代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各領域、各環節提出全方位的指導意見和具體要求。
第一部分是新時代加強和創新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意見》指出,新時代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必須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要圍繞建設有中國特色國際影響力生態環境司法保護體系的總目標,加強司法能力建設,全面落實民法典綠色原則和綠色條款,推動信息化技術與環境司法深度融合,不斷深化國際環境司法交流。
第二部分強調切實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意見》深入貫徹落實生態環境民生福祉觀,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依法嚴厲打擊污染環境違法犯罪,妥當處理各類環境民事行政糾紛。依法審理涉環境影響評價案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權益和環境權益。二是推動城市人居環境持續改善。依法審理涉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案件,推動建設用地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妥善處理涉城市改造、垃圾分類、生態景觀建設等相關糾紛。三是服務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依法嚴厲打擊非法占用、污染耕地等違法犯罪,依法審理涉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案件。加大對傳統民居、古村落、古建筑的司法保護力度,助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第三部分強調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一是強化生態系統綜合保護。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生態違法犯罪,妥善處理涉休耕輪作、退耕還林還濕、海洋工程項目建設引發的矛盾糾紛,保護山林、河湖、草原、濕地、沙漠和海洋生態環境。二是切實保護生物多樣性。依法審理涉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司法保護案件,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生態環境。三是助力打贏長江十年禁漁持久戰。嚴格按照長江保護法劃定的干流和重要支流范圍,加大對禁漁工作的司法保障力度。依法嚴厲打擊各類涉漁違法犯罪,妥善處理漁民轉移安置、轉產轉業引發的糾紛。四是助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依法保護黃河源頭、黃河干流和重要支流以及中下游三角洲濕地等重要生態系統,促進黃河污染治理和水土保持水平同步提升。五是保障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推動構建與區域定位不符的資源開發利用退出機制。保障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統籌自然遺跡與人文遺跡、民俗文化一體化保護。六是筑牢生態安全司法屏障。依法審理涉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修復保護相關案件,加大對生態極度脆弱區生態環境的司法保護力度,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格局。
第四部分強調助力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意見》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觀,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的指示精神,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要求。一是提高自然資源產權司法保護水平。依法審理各類自然資源權屬案件,統籌協調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集約節約開發利用,服務構建統一自然資源交易市場。二是加大對水資源的司法保護力度。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水環境、水生態等違法犯罪,強化取水許可審批等司法監督,妥善處理涉水權交易糾紛。將水資源司法保護主動融入區域重大戰略。三是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準確把握碳排放權、碳匯、碳衍生品等涉碳權益的法律屬性,依法審理相關案件,助力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加大對重點區域涉能源結構調整案件的審理力度,嚴格落實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四是服務產業結構綠色優化升級。支持和監督行政機關對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實施依法監管,依法審理相關企業改制、整合、破產案件,完善退出機制。加大綠色創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支持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金融工具,助力綠色發展。
第五部分強調健全環境資源審判制度體系。《意見》深入貫徹落實最嚴法治觀,著眼于新時代環境資源審判工作自身發展,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要求。一是統一環境資源審判法律適用。遵循罪刑法定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完善統一涉自然資源案件審判的法律適用,構建類型化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體系,健全審判程序和實體規則。二是加強專門化制度機制建設。加強環境資源法庭建設,完善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模式。強化跨部門聯動治理,完善司法協作機制,建立全國環境資源審判信息平臺。構建具有專門知識的人民陪審員參加環境資源案件審理制度。三是深化國際環境司法交流。攜手各國加強全球環境危機的司法應對。共同構建環境司法案例、司法經驗多元化共享平臺,建立常態化國際環境司法交流互訪機制,促進相互借鑒和共享。四是鍛造素質過硬審判隊伍。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著力提升隊伍政治領悟力、政治判斷力、政治執行力,強化紀律作風建設,堅守清正廉潔底線,努力打造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專業化環境資源審判隊伍。
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將指導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不斷提升環境司法能力水平,持續深化環境司法改革創新,著力推動國際司法合作,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截圖
相關鏈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新時代加強和創新環境資源審判工作 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
關鍵詞: 環境 最高法 資源 司法 工作 審判 生態 依法 發文 意見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