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1科學嘉年華跨界碰撞!頂尖科學家帶你開啟未來科學之旅
總臺央視記者 竇筠韻 徐鳴佳 張峻赫
匯聚全球“最強大腦”的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1月1日在上海開幕,包括68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31位世界頂尖科學獎項獲得者、數十位中國兩院院士、上百位各國頂尖青年科學家和“小科學家”圍繞“開放科學:構建開放創新生態”的年度主題展開線上線下的深度交流和智慧碰撞。
作為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官方活動,“科學嘉年華”于11月3日拉開帷幕,推出“生命健康論壇:免疫與癌癥的博弈”“TED演講:新農人說新農業”“農業科技論壇:科技塑造農業未來”三場重磅活動,打造面向公眾的全天科學盛宴。
生命健康論壇:看清免疫與癌癥的博弈
“癌癥有救嗎?”“攻克癌癥的終極兵刃是哪一件?”,11月3日上午,生命健康論壇以“免疫與癌癥的博弈”為主題展開了一場大師級對話。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本庶佑和威廉·凱琳遠程為科學嘉年華活動發來長篇視頻演講,揭開癌癥免疫療法的前沿奧秘。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上海市免疫治療創新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董晨用生動的案例介紹了免疫療法在癌癥治療領域臨床應用的最新進展。
樊嘉院士表示,如果腫瘤這一邊的勢力強了,免疫的力量弱了,那么就容易發生腫瘤;如果免疫功能某一方面過強則易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腫瘤發生發展與機體免疫功能之間的平衡。樊嘉強調,我們人體它一定要保持一個平衡,平衡才不生病。不管是感染性疾病,還是其他的代謝性疾病,只要一個方面出了問題,另外一個方面不能夠很好地去平衡它,人就會生病。
董晨院士表示,癌癥綜合防治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需要全方位的策略來征服癌癥,對于癌癥的治療我們人類也是在不斷演進,除了手術,現在也有放療、化療,最新加入這個行列的是免疫治療,就是通過免疫的一些策略,來控制和預防癌癥,這是一個新的策略。所以,我們人類開始用免疫的方法來跟癌癥進行博弈了。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哪一天免疫力跟不上,我們最終就會輸掉這場與癌癥之間的戰斗。科學家承擔的角色就是幫助解決讓我們的免疫能力能夠繼續維持在比較強大的一個水平。此外,在回答提問時,張文宏堅定辟謠,個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腫瘤細胞被清除是偶然事件,但并不能說明新冠疫苗可以治療腫瘤。
2019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得主邁克爾·謝帕德也親臨現場,他提醒,吸煙是可以“殺死”我們癌癥抑制基因的,這些癌癥抑制基因如果被“殺死”,癌細胞就會自己生長,現在沒有肺癌的特效藥,但是有些好的方式和方法能夠減緩肺癌的重癥率。
農業科技論壇:新農人與農學大師揭秘你不了解的農業黑科技
下午,農業科技論壇精彩繼續。在TED演講環節,四位來自不同年齡段的老中青農業科技達人代表,用接地氣的方式講述了自己玩轉新科技,顛覆傳統生產方式、創新農業應用場景的有趣故事。
隨后進行的高端論壇主題聚焦“科技塑造農業未來”,邀請到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中國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會常務理事、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農業與生物學院院長薛紅衛,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袁隆平雜交水稻創新團隊帶頭人鄧啟云,四位來自農業科技領域的重量級嘉賓在現場暢談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國內外最前沿的農業黑科技,還深入探討了種業振興、糧食安全、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等熱點話題。2020年世界糧食獎得主、俄亥俄州立大學環境與自然科學學院土壤科學榮譽教授拉坦·拉爾也通過在線視頻方式,圍繞土壤資源保護、空中農場建設等展開研討。
關鍵詞: 科學嘉年華 頂尖科學家 未來科學之旅 諾貝爾獎 世界頂尖科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