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 法治政府建設開創新局面
總臺央視記者 張賽 李明 山東臺 高杰 安徽臺 許敏 廣東臺 陳少文 江門臺
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一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不斷規范行政決策程序,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加強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
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是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內容。為了讓“公權力”行使得更加規范合法,司法部門不斷探索合法性審查和風險評估方法路徑,用法治手段防止越權文件、違法文件的出臺。
這是山東省濟寧市“十四五”促進就業規劃專家論證會的現場,最近,《濟寧市“十四五”促進就業規劃》即將發布,發布前,像這樣的重大行政決策和規范性文件,都要經過當地司法部門組織的專家論證會依法合規審查。
圍繞“在校大學生落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具體細則,文件起草和決策單位對參會人員提出的異議進行詳細解答。
山東省濟寧市委依法治市辦副主任 司法局局長 朱勇志:我們把整個決策過程納入了法治化軌道,通過走訪調研、召開論證會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心聲,將有爭議的問題擺到明面上來,共同研究解決爭議和分歧,進一步提高決策的質量和效率,確保每一項重大行政決策既合法合規,又能切實解決實際問題。
領導干部具體行使黨的執政權和國家立法權、行政權、監察權、司法權,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要求領導干部必須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11月2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任某訴宿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決定上訴一案,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作為市政府負責人依法出庭參加了庭審。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 張志強:行政機關與老百姓平等地在法庭上進行溝通,體現了對法律的尊重。當事人他們的對立情緒沒那么激烈了,能夠心平氣和地講出自己實質性的訴求。大量的案例,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以后,很快地,行政爭議通過和解的方式實質性化解了。
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張海虹:當了一次被告,勝過了十次法治教育。出庭應訴、跟原告能夠面對面,能夠更加深入地掌握行政執法中我們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便我們下一步采取措施,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行政執法工作,防止類似以及其他問題的再次發生。
今年安徽省全面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百分之百出庭應訴工作,對未出庭案件情況逐月逐案點名通報,如今安徽各級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實現百分之百。“關鍵少數”的示范引領,帶動了行政機關執法水平的整體提升。
健全行政執法工作體系,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是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任務。
廣東省司法廳依托“數字政府”改革,在全國率先啟動行政執法信息平臺和行政執法監督網絡平臺建設,用信息化手段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
日前,江門市白沙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到市區商場進行例行巡查,行政當事人可以掃描行政執法證上二維碼,核實檢查人員身份,檢查人員用執法記錄儀記錄執法全過程,上傳到平臺,確保可回溯管理。同時,平臺為執法人員提供了清晰的執法步驟和文書模板,通過制度和技術保障規范執法流程,最大程度減少執法彈性。
廣東省江門市白沙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主任 林東興:有效解決以前執法辦案實時監管難,辦案隨意性大問題,行政執法的全過程網上辦理、執法行為的在線智能化監督,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法治不需要找熟人。
隨著法治政府建設的全面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基本建立,重大行政決策法治化水平顯著提升;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全面推進,行政執法社會滿意度得到較大改善;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基本形成,各類違法行政行為明顯減少。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馬懷德: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領下,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方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今年發布了《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部署規劃了未來5年法治政府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同時也出臺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再加上此前出臺的《法治中國建設規劃》,“一規劃兩綱要”對未來的法治建設實踐,確定了明確的路線圖、施工圖,同時也是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一個重要基礎。
關鍵詞: 法治 行政權力 法治政府建設 依法行政 行政決策機制
責任編輯:Rex_07